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企改革需要决策者更大的决心

http://www.CRNTT.com   2012-11-03 09:38:46  


 
  文章认为,国有企业的背后是国家信用。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的并购频频受挫,就是因为西方国家认为它们有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持,跟一般的市场化企业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属于不公平竞争,所以不会让你去控制它的一些产业。在国内,银行融资更倾向于国企,同样是因为有国家信用背书,大家相信作为国有企业不会随便倒闭,就算还不起,呆账坏账核销也容易。因此,很多国有企业项目决策失误最后都是政府买单。

  国有企业的强势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自己辛苦创业,好不容易才有一点微薄的利润,而国有企业却可以利用国家配置的资源和国家信用坐享其成,获取暴利,这是极不公平的。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想着去做投机性的暴利项目,搞短平快的炒作,这种社会风气的大背景就是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使他们对创业和创新失去信心。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国企改革不是简单的产权变革,而是有其他更丰富的内容,需要进行整体设计。

  过去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很多不公正的地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社会大众的质疑,甚至反对。因此,当前对于国企改革大家都噤若寒蝉、投鼠忌器,担心搞不好就会有侵吞国有资产的事情出现,而来自国有企业内部的阻力更大,它们已经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文章称,眼下,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和治理结构都进行了一定改革,比如建立了业绩考核、重大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了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责任确定企业负责人薪酬的制度,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并加强了产权流转监督,形成覆盖全国的国有产权交易监控平台,强化财务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监督。

  这些监管活动表面上是从制度上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但实际上已经使国企的经营管理陷入循环怪圈,既监督过紧,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创新力,监督放松,又使国企失去统一管理标准,国企上缴利润微薄,而内部高管和员工获得巨大利益。显然,这些制度上的修补已经陷入两难境地,并不能代替真正的改革,决策层需要拿出更大的决心,去撼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