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蔡逸儒:拥核、反核四政治学

http://www.CRNTT.com   2013-03-12 08:45:15  


 
  朝野两党为此吵得没完没了,3月9日台湾各地举行大规模的反核游行,参与人数众多、普及各个阶层,舆论称之为新的公民运动。

  其实废核、拥核本来是一个公共议题,正反双方可以有理性思辩的空间,支持者认为核电安全、便宜、干净,能够节能减碳,但反对者坚称万一出事,后果难以收拾,而老旧核子电厂除役后的核废料存放也是一大问题,要求开发太阳、潮汐、风力、火力、天然气或其他替代能源。综合而言,不过就是安全、效率、节能与否,备转容量是否太高,能源多角开发,会不会牵动电价、物价上涨等问题。

  所有中华文化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司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其中的关键问题不过就是四项因素:一是事实,二是方法,三是结果,四是价值。有人掉进水缸是事实,如何拯救要讲方法,结果则在是否能够及时挽救生命,这里面当然就牵涉到每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如果生命重于一切,溺水者又是自己的亲人,哪怕这个水缸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也要打破,但如果都不是,最后究竟要如何处理,不同的人恐怕就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同样的,笔者常跟各国学者笑谈,问大学本科生问题,他们通常就只会想办法给个标准答案;问硕士生问题,这些学生大概就会说出三个可能,但已经没有标准答案;问博士生问题,大家可以天南地北、侃侃而谈一个钟头,结果是没有定论,这时他们已经快得到博士学位了。社会科学没有标准答案,但大家都应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这里面同样牵涉到价值判断和政策选择的问题。

  拥核、废核可以是个理性的抉择,但也可能变成媚俗时尚的民粹行为,天下事没有绝对的安全,有人可以接受合理范围内的危险系数,但也有人就是不愿有一丁点的隐忧,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又不是绝对的对错问题,而是一种价值选择,既然大家知道天下没有不付代价的事情,只好在资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决定,最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存废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到时候大家就只好甘愿做、欢喜受,一起承担可能的结果,别再怨天尤人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