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别让假消息乱了救灾阵脚 | |
http://www.CRNTT.com 2013-04-24 11:13:40 |
■ 面对灾难一切应以救援为先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灾难的报道彻底告别了被少数媒体垄断的局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竞争时代。 整体来看,雅安地震后,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水平,较2008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的迅速,细节的把握,报道内容的全面程度,公众的评价明显增高。 然而,公众在肯定中国媒体灾难报道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挑刺,比如不顾受访者的感受,“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医生争抢受伤者,干扰电力、通信抢险人员的工作,以偏概全,看到一个地方有人办婚宴,断言整个县区灾情不重;追求眼球效应,把镜头对准官员,而非灾民。再者,就是扎堆涌进地震灾区,对抗震救灾造成一定干扰。所有这些,足以表明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还存在着不少亟待提高的地方。 灾难报道和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它更需要爱心。各国的新闻伦理公约,都会要求新闻从业者尊重生命。西方媒体人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尤其注意不能造成二次伤害。雅安地震后,有记者缠住一位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尽管那位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不愿意回答问题。总有些记者喜欢消费遇难者家属的泪水,以为只有呈现这样的镜头,报道才真实,更有“人情味”。这样的癖好绝不仅国内地方媒体。在这方面,日本NHK的灾难报道准则给我们不少启示。他们不去抓拍灾区居民因悲痛而昏厥的场面,恐怕与他们不愿去煽情追问促成的“剧场效应”有关。 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给灾区居民的精神造成的冲击,可能超乎外人的想象。作为媒体,应比受过惊吓的人更加理性,客观描述自己的所见,客观记录他们的感受,而不能自己进入“剧情”,以动情的方式赚取公众的眼泪。灾难报道需要悲情,但过度的悲情就有害了。这一点,已经成为多国新闻媒体灾难报道的伦理共识。 理性,要求记者摈弃英雄主义,采访报道不添乱,追求新闻文明,还灾难一个全息的景观足矣,这是灾难报道走向成熟的表现。面对灾难,一切都应以救援为先。(刘海明: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 用职业精神让灾区回归专业救援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的当天,雅安电视台主持人陈莹本来要举办婚礼,可是地震后,她来不及换下婚纱,就前往第一线报道,被网友称为“最美新娘”。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一些人认为她是在炒作作秀,更指出陈莹明知地震发生,可是不顾他人安危,拒绝取消婚礼。婚礼后,也不脱下婚纱,就安排行程去报道新闻。 新的消息不断传来并接近真相,“最美新娘”的标签逐渐失色。原本以为这是一种崇高职业的体现,到后来却发现这可能是精心安排的一个秀场。正与误、是与非之间,“最美新娘”面临的是道德的重新审视,以及舆论的冰火两重天。从天堂到地狱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