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当前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3-08-11 09:21:44  


 
  当前货币政策下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文章指出,基于对央行货币政策“松中偏紧”的基本判断,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下,信贷规模是有保障的,作为商业银行不应盲目的收缩信贷,误判形势。但是鉴于央行货币政策紧的一面,银行也要把握好信贷节奏,尤其是做好资金不同时间点的平衡。

  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考虑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国家金融政策的稳定性,评估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下,作为商业银行首先不能干扰央行的决策信心,而且还需在这种政策下发挥好服务政府决策的作用,例如支持小微企业、农业和国家重点项目,但是这可能会与商业银行本身追求的目标发生差异。因此在偏紧的资金面的情况下,应该最大程度地拓宽融资面,才能有效而合理的解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利润需求之间的平衡。

  为此,建议在维持现有信贷规模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通过金融创新,吸收境外人民币资金,力推人民币境外债券、理财、衍生等产品,充分利用好离岸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以平衡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

  作为离岸的人民币资金市场拥有多个天然优势。一是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在岸市场。例如今年上半年香港1年期定存利率仅为0.6%,明显低于内地利率,当然离岸市场人民币利率也曾有超过6%的情况,但是相对同期内地人民币拆借市场利率还是明显偏低。同时由于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渠道偏窄,而资金量充沛,因此尽管内地市场不断创新,离岸市场融资成本仍会明显低于内地。二是离岸金融市场不会对内地市场造成根本性的冲击,更不会影响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只会平衡市场资金的盈亏。离岸人民币市场分为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三种类型,其中贸易和投资都会使人民币发生实质性的流动,即从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流动或反之。但是银行的金融产品,如存款、债券、理财、衍生等,除直接挂钩具体贸易和投资项目的产品外,实际吸纳的资金最终都会回到原始市场,而不发生实质性的属地迁移。因此创新离岸金融产品并不会直接导致境内资金投放量的剧增或剧减,而只会通过两个市场的统筹,实现短期内的资金平衡。三是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支柱,有利于盘活境外人民币资金,增加境外人民币市场的投资机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近几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境外人民币清算网络已经覆盖至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地监管允许的所有境外分支机构均已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2012年境内外机构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超过1.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七成,累计业务量已超过2.7万亿元。部分境外机构的人民币业务对本机构资产、存款或营业收入的贡献度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乃至一半,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些业务大多集中于贸易和投资,并未考虑资金统筹。2012年8月,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境外机构优势,创新境外人民币产品,首次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发行人民币债券,然后将筹集所得的人民币汇入国内统筹使用。这对吸收境外人民币资金、平衡国内资金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次债券的成功发行为商业银行后续面向全球市场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奠定了广泛的投资者基础。

  综上所述,建议在当前央行政策下,商业银行应及早布局,通过金融创新,应对政策变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