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化解地方债风险当学大禹治水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09:23:00  


 
  但市场尤其是境外机构对这一官方数据更多的是持怀疑态度。据渣打银行发布的《亚洲债务大起底》报告估算,截至2012年末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78%,地方债规模超过了30万亿元。这一数据远远超越了国际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警戒线,通常意义上,国际上把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60%作为风险警戒线,超过这个,意味着风险有失控的危险,可能会爆发金融危机。而这些悲观的估计,更是成为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的理由,并引发了海外关于“中国崩溃论”的讨论。

  眼下,中央对地方债审计情况可能采取了按住不发而在行动上加速着手防控债务风险,说明地方债问题显然更加倾向于“规模与风险超预期”的推论,至于是否超过风险警戒线尚无法判断,但至少已经引起高层的震动。实际上这一点已经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露出了迹象,三中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已经为此次经济会议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埋下了伏笔,化解地方债危机的战斗早已上路。

  但问题是,目前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吗?不可否认,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和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是解决地方债问题的关键环节,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此前正是因为地方政府不能举债而逼地方政府选择了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所谓的企业进行变相举债,导致大量政府性债务并不能体现在财政收支上,更没有经过人大审核,导致地方政府背负了大量的隐性、间接的负债,形成了债务黑匣子,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将此类债务纳入政府财政公开,将有利于评估地方性和整体性债务风险情况。

  严格地方政府举债程序本身也没错,但关键问题在于地方政府本身从法律上没有举债资格,何来“从严”一说呢?地方政府作为担负“事权”的关键环节,有债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债务因不透明而失控,更何况此前屡屡就地方政府举债问题出台很多规定但依然没有挡住债务规模的急剧膨胀。能不能举债和如何举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思维,有了此前的前车之鉴,李克强显然应该向大禹治水取经:堵不如疏。

  地方政府既然承担了大量的事权,也就需要与事权相匹配的适度财权自由,举债权是其中的一环。通过融资平台融资已经被证明是不利于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而且人为增加借债环节也增加了举债的成本,并更因不透明而容易滋生腐败,与其围追堵截,不如下放地方政府的举债权。与此同步,通过近期已经出台的官员政绩考核和责任追溯体系、政府资产负债表来规范和控制债务状况,达到把地方债放入“透明笼子”的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中央层面做到透明,而这一点显然做得不够好,在地方债审计结果上就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自信,表现出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社会猜测没有第一时间公开最大的原因是怕超出预期的审计结果引起金融领域的动荡和担忧,引发金融风险。这一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现实情况是经过多年的争执后,金融市场已经对地方债风险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时公开反而能够起到“石头落地”的效果,让金融市场能够更加客观的判断风险。不公开,反而是加深了社会的不安全感,此起彼伏的声音更是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环境,并成了某些机构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

  而且,中央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公布地方债审计结果,更能够向地方政府和社会释放出通过改革规范地方债问题的信号。越是详细的公开,越能让债台高筑的个别地方政府感受到压力,而金融机构也能够有效评估借贷风险,反而更能有效规避未来的金融风险。这些都将倒逼地方政府加快去杠杆化和财政收支透明化的步伐,越是做的好、做的快的地方,在未来才能更有效的从金融市场获得发展资金,而落后者将举步维艰。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