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冯骥才:抓住传统的最后机会

http://www.CRNTT.com   2015-03-07 09:20:02  


 
  冯骥才:多年前,当我意识到传统文化断裂的严重性,我就文章也不写了,画也不画了,赶紧去保护古村落。

  中国的传统村落,十年中消失了90万,每个月就有3000多栋村居不见了。晚一天保护,后果不堪设想,再不赶紧做些什么,它们永远回不来了。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决不能让这些传统断裂。这是比绘画、创作更有紧迫感的使命。

  解放周末:这么多年来,传统文化的回归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尤其现在国家层面对此也十分重视,相关的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举措也相继出台。如今您的这条传统文化守护之路是不是走得容易些了?

  冯骥才:总的来说,现在国家的文化保护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有《文物法》《非遗法》,国家层面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据我所知,如今国家一级的非遗约有1500项,省一级超过1万项。可以说,在中华大地上有哪些非遗项目,基本心里都有底,都有数了。

  能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有些国家,比如俄罗斯、芬兰,它们还没有完全摸清自己的文化遗产家底。有一次,我去芬兰,当地人跟我说,芬兰的文学作品遗产这一块梳理得比较好,基本摸清了,但其他门类还没有。而我们的文学、戏剧、美术等,各种门类大致都有底。几千名专家参与的申报系统也很完备。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有传承人,国家还给传承人拨发经费。相当多的非遗产地建立了相关的博物馆,地方政府还成立了市一级保护中心,一个完整的非遗保护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这十多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日益重视,但是,我们的科学保护还做得很差。

  解放周末:就是说保护的意识已经生根,但方式还不够科学?

  冯骥才:我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带一批老外去参观我们的一个非遗项目,它的传承人是一位大爷。我问:大爷,现在政府一年给你多少钱啊?大爷说,有钱么?我从来没见到过钱。翻译当时还想翻这句话,我赶紧阻止,实在丢人。最后我对大爷说:我给你发钱。当场要来笔墨给他写了个欠条:冯骥才欠某某某5万元。让大爷回头问我要。

  结果过了几天,当地文化馆负责人打电话跟我说:哎呀,您如果想支持非遗,应该把钱先给我们,由我们分配给传承人,您不能直接给传承人啊。我听了当时就火了,问他凭什么?国家给传承人拨的经费,结果传承人连钱都见不到,我就是要让这位大爷能拿到钱。

  解放周末:保护不可能光靠偶发的事件,您觉得在常态化的制度上,我们究竟还欠缺什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