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国企改革新一轮攻坚:守住五条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15-08-19 06:49:11  


国企改革是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次波澜壮阔的革命。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有望近期推出的消息,燃起了国人对国企改革有重大突破的热望。而据统计,过去一年多来,已有上海、辽宁、湖南、天津等22省区市出台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其余9个省市区国资改革方案也在酝酿。

  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人莫开伟文章称,国企长期来受到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庇护”,滋生了很多坏毛病,加上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机制,使国企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激发了各省市区改革欲望。

  但是,国企改革是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次波澜壮阔的革命。如果把握不好,不仅国企改革本身会走形变样,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甚至会使中国经济倒退。因此,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谨慎态度,不能对国企改革盲目乐观,更不能抱一蹴而就的心态;要尽可能地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足做好改革前各项准备,制订好各种预案,以使国企改革少走弯路,避免失败。从当前看,笔者认为国企改革应坚守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改革质量;全体员工不失业,确保社会稳定;经营机制出新招,确保经营活力;改革勿一哄而上,确保有序推进;民资进入无障碍,确保改革开放这五条底线,方能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健康发展,也才能最终达到国企改革目标。

  文章表示,国有企业拥有大量国有资产,是中国经济发展坚强支撑力量,尤其重要产业领域,直接关系到民众享受改革成果和幸福指数高低等社会福祉。虽然目前已提出国企改革主体多元化方式,即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探索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等等,但对每一种方式都要根据国企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和全面权衡,并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在首位;同时走民主听证程序,让国企广大员工全面参与决策,实现国企改革方案科学化。尤其无论采取哪一种改制方式,都要认真汲取第一轮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放在首位,不能为了改革而不顾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国有资产价值低估现象发生。如果因国企改革而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则不仅无法保证国企改革质量,违背了国企改革宗旨,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动摇国有资产对社会稳固作用。

  国企改革最大目的,是通过建立新的经营运行机制和各种资本有机组合,实现国企由单一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型,以激发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出最大效益,吸引更多社会就业人员,让全体国企员工分享改革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如果以改革为借口,把改革当成甩掉国企原有员工包袱,把大量员工推向社会和政府,则改革就会陷入本末倒置怪圈,最终使国企改革丧失民心,难逃失败命运。为此,对不少国企存在员工臃肿、年龄偏大、就业安置难等客观现实问题,需通盘考虑,通过再就业培训、企业之间统一调配、给予创业基金鼓励员工创业等方式消化国企冗员,尤其要妥善解决一切历史遗留问题。

  文章指出,此次国企改革,最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消除国有企业原有积弊;同时,打破行政对国企种种束缚,增强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显然,这次国企改革应在经营机制转换上下足功夫,彻底打破原有体制机制框框,各级政府国资委将从直接干预转变为政策指导,将管资产变为管资本,并减少各种行政体制性障碍,给国企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否则国企改革就会落入窠臼,难免“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当前国企改革应是脱胎换骨的彻底革新,而不是形式上的不同资本来源的组合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叠加,要求一切改革方案围绕企业机制如何适合市场、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满足员工利益而进行,尤其要围绕如何打破现行管理格局、管理体制、管理模式进行,把企业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是政府的附庸物,更不是原有机制复制粘贴。这尤其需要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取消政府的行政任命,实现经营班子完全市场化选聘。

  各省市、自治区对这次国企改革信心十足,各自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如浙江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使“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达到75%”;河南提出到2020年全省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达到80%以上等等。这些明确的国企改革目标本身没有错,怕就怕各省市区不甘国企改革落后滋长相互攀比心理,在国企改革中相互“放卫星”,脱离实际,导致走过场及一哄而上。因此,各省市区推行国企改革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稳步推进,不设行政性任务指标,力求成熟一家,改制一家,成功一家,防止急躁冒进导致国企改革不完善甚至漏洞百出,把国企改革做成“夹生饭”,从而加大改革成本,降低改革效率,最终影响民众对国企改革信心。此外,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国企改革,使改革方案符合中央顶层设计要求,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改革行为、激活国企改革各参与主体积极性等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文章认为,既然此轮国企改革目标就是要打破国企“一家独大”局面,实现国企经营的资本多元化,即混合所有制,为民资进入国企打开便利通道,那国企就该消除对民资进入种种不必要担忧心理,将所有国企无论是公益类、营利类还是功能类都全面向民资开放,防止“画地为牢”现象,人为设定限制性杠杆或各种软性约束,为民资全面进入国有企业扫清障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要消除对国有资本“偏袒”心理,不能再让怕民资参与过多、占比过高而影响政府对国企控股地位的顾虑而使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变味,尤其要全力扫除民资进入国企各种行政体制障碍,使国企改革真正成为民资涌入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