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5-10-14 07:57:03 |
“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践路径与重点突破 文章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当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 第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新的突破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44亿人口,GDP规模达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与29%。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中食品、能源、农业原材料和金属等大宗商品占有重要地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如果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对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若中国经济保持大约7%的增长速度,按照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来计算,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份额将达到3.4%。在此基础上,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出口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贸易结算中有50%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那么全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份额就会提升到7.05%。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三项基础工作:一是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使用和接受人民币的习惯,避免未来发生过高的货币替代成本。二是中资金融机构要特别重视为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提供融资支持和人民币结算便利。三是发展大宗商品的人民币期货市场和其他研发金融产品,为进出口商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平台和手段。通过国际版将国际投资者引入人民币交易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增强其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 第二,人民币有望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机制中成为关键货币。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未来十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的资金缺口大约为8000亿美元,仅东南亚市场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总规模就接近9800亿美元。中国拥有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储蓄率,有条件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体系的组织者和重要的资金供给者。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其逐渐成为最常用的国际货币,需要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一是在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和项目贷款中增加人民币产品,逐步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中的使用率。二是探索境内外公私合营、银团贷款、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鼓励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三是深化货币互换合作,引导互换人民币进入当地授信系统,增加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第三,将“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如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走廊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占比将从目前的13%提高至30%,未来十年总投资就会超过1.6万亿美元。这不仅可以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突破资金瓶颈,全方位推动中国与东道国的国际产能合作,还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确立重要支撑点。为满足园区早期建设和区内企业运营产生的大量投融资需求和贸易结算需求,中资金融机构必然会进驻园区,开发相应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伴随园区从起步到高速发展,金融机构将逐步拓宽业务范围,从提供基本金融服务拓展到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全球范围的人民币交易网络。 第四,要充分发掘跨境电子商务使用人民币的潜力,强化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民间认同感与接受度。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互联网+”战略,改善营商环境,创新贸易方式,推动跨境电子商务。2014年全国使用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超过1380万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万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额的15.9%。“一路”沿线华侨聚集,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语言、消费习惯方面的障碍较小,可以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和人民币计价的重点推进区域。阿里巴巴、支付宝等许多国内互联网企业在“一带”沿线已经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受历史和地缘的影响,中亚五国等地区的人民币接受程度相对更高。跨境电子商务在批发和零售两个渠道同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从民间角度提高人民币的认同感与接受度,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要特别鼓励电商网站以及跨境电子支付系统等中国互联网企业从现在的美元标价转向美元—人民币双币标价,使人民币逐渐成为主要计价货币。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与跨境电商结成战略联盟,根据沿线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支付习惯来研发产品、提供服务,共同推动人民币结算。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