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研发经济崛起 世界面临三个重要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08:11:22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30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发生了许多大事。从那个时期开始,不同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一路影响到今天。有些国家从1986年左右开始转向高科技发展,如美国、中国,而有些国家,如日本、香港,则把资源投向了金融和房地产。1986年,中国开始启动“863计划”,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同一时期,1986年,美国人罗杰斯的《硅谷热》出版,从此,美国一个新兴的高科技时代开始,新经济也在酝酿中期待爆发。而日本在《广场协议》以后,尽管虚心向美国学习技术创新,但其内部缺乏创新动力和勇气,1986年成为日本股市、地产狂热的元年。世界上许多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拐点。

  中国证券报发表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济武文章表示,30年过去了,当前我们面临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今年上海的G20财长会上的评价是“世界经济非常脆弱”,全球贸易增长明显放缓,而原材料价格下滑对依赖于此的国家造成了问题,同时许多国家的金融业存在弱点,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也在升高,所有这些都意味着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不平稳且令人失望。同时,中国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面对生产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以及大规模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又一次到了发展的分水岭,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全球协同才能走出危机。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那些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而不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炒股炒房地产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衰弱。日本现在的GDP规模甚至低于20年前,而现在香港也已经被30年的小渔村——深圳超越。“金砖四国”也表现不好,其原因并不简单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主要是缺少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影响未来国家和城市圈层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创新。

  新一轮的创新浪潮让世界正面临三个重要转型

  文章分析,第一,目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从西方为主向以东方为主转移,中国的作用日益举足轻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在《大变革》一书中首次提出“南环经济带”的概念,并断言全球经济重心将由北向南迁移,由此世界经济版图将被重新塑造。从世界地图看,“南环经济带”(即绕地球的南方围成了一条圆环状)与中国“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诸多部分重叠。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正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2011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2011全球发展地平线——多极化:新的全球经济》报告指出,到2025年,将会出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具有相当的经济影响力。报告还指出,“向经济力量分布更加松散的新经济秩序的过渡正在进行”,主要有下述三种经济发展趋势:1.全球发展的天平由发达经济体偏向了新兴经济体;2.新兴市场的公司成长为全球商务的重要力量;3.国际货币制度逐渐演变成多币种体系。从长远来看,全球经济必将实现一体化,而这个世界也会拥有多个中心。

  第二,在科技进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之下,传统型企业组织形式向创新型组织转变。成功来自能够灵活快速的采取行动,在组织方面,为了防止被困在过时的竞争模式中,企业必须使自己的运作模式与新兴机遇保持一致。原来的组织形式是有边界和级别的,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信息。信息是人的管理幅度和管理深度的决定因素,理论上一个人只能管理不超过六七个人,层级不超过三级,信息的采集,就是大量的通过人人传递,所以必须要升级。很多公司发展到200人就是一个节点,公司一旦突破200人,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管理能力,这个公司就会出问题,所谓大公司病,内耗、内斗,效率严重下降,方向错误等等。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采集非常容易,有效的信息沟通很充分,因此级别就不再是必需的,需要的则是组织更弹性,没有边界,同时要强化总部的功能,也就是中心发散模式,因为这种组织结构具备了无限的扩张能力。而传统的企业组织一般是金字塔结构或是矩阵结构,再进行扩张时就会对其他板块造成影响,因此就必然有一个发展极限。在更加弹性无边界的新型企业组织中,企业文化、激励分配机制也会随之变化,变得更加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社会分工。

  第三,旧经济和传统产业向新经济及新兴产业转型。新经济逐步替代旧经济。“新经济”一般指在经济全球背景下,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包括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重要内容。广义上讲,“新经济”可以看作中国经济内在转型升级的外化表现,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体现。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