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中评智库: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现状与阶段 | |
http://www.CRNTT.com 2017-11-22 00:32:34 |
文化认同属于精神层面,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形式。包括习俗、教育、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容,文化认同不仅意味着不同群体之间互相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理念,走出差异性对抗,而且一致和认同的精神内容不断增多,最终实现心理认同及身份认同。 关于两岸社会融合,大陆学者更重视“一体化”的研究,台湾学者则更重视“多元化”的研究。陈先才、刘国深(2010)将两岸社会融合视为两岸社会一体化的目标。“两岸社会一体化实质就是海峡两岸在诸领域的社会整合,以最终推动两岸社会的全面融合。”他们认为两岸社会融合的内容包括两岸民众在生产、就业、求学、教育、市场、消费、居住、婚姻、医疗、养老、娱乐、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整合。②陈先才(2014)提出两岸民间社会融合在性质上就是两岸民众在频繁往来过程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化二为一的过程。从此种角度讲,两岸民间社会的融合问题其实就是要解决两岸民众的认同问题。③ 这种看法代表了大陆学者的普遍观点,即将两岸社会融合的目标与表现归结为认同问题。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就是更强调交流合作的目的,要紧紧围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两岸命运体的共同认知,也就是把握住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以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为导向。④有学者就此提出,“文化认同总是与民族认同联系在一起,而政治认同则更多地与国家认同如影随形。文化认同侧重的是民族成员不可退出的族属命运,而政治认同则凸显了社会成员选择、判断和评估的主观价值意旨。近代以降,政治认同的现实式微逐渐演变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詹小美、王仕民,2013)⑤两岸社会融合当然既要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也要促进两岸政治认同。当然,“不论是认同主体对国家的选择,还是国家对认同主体的接纳,都不再完全局限于特定的族群、文化、宗教、制度所形成的规定性,它们之间是相互开放的系统。”(林尚立,2013)⑥ 台湾学者对两岸社会融合的研究更侧重“多元化”的方向。对于多元文化现象,台湾社会是随着1980年代原住民运动与客家运动的发展而逐渐重视起来。在1980年代后期的民主化过程中,多元族群文化纷纷得到宣扬与发展,最终形成以“四大族群”为主、“两性平等关系”为辅、掺杂“乡土文化”、“母语”怀旧的多元文化(张茂桂,2002;刘美慧,2011)。⑦正是在多元文化竞相表达的过程中,为了整合与联系不同的文化差异,“多元文化台湾”逐渐成为台湾社会广泛的认同方式(叶玉贤,2012)。2004年台湾当局提出《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明确提出:摒弃同化融合政策,主张尊重差异、共存共荣的多元文化政策。同年台湾“教育部”制定“发展新移民文化计划”,一方面协助大陆配偶与外籍配偶融入台湾社会,另一方面促使民众接纳不同文化,共同建构“包容融合的多元文化社会”(刘美慧,2011)。岛内部分研究指出,台湾政治面向的国家认同因素影响,或许大于两岸社会接触的效果(陈志柔、于德林,2005)。不管两岸民众接触程度如何,民众原先的政治态度和统独思想,才是决定其对待大陆两岸政策与交流的态度的关键。事实上,岛内政治动员和政治竞争的影响,高于族群的社会接触(王甫昌,2002)。相互交流可能改善两岸民众互相的观感,但也可能加深原先的偏见,既定的统独思想是关键因素之一,交流与社会融合与政治认同没有必然关系。此外,族群态度评估也是影响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两岸文化交流推动者,必须考虑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族群评估,才能规划适当的文化交流时间表。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