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从特殊视角看当代俄罗斯战略意图

http://www.CRNTT.com   2023-07-02 00:03:07  


 
  伊凡三世和拜占庭公主之子称瓦西里三世,在其统治期间,一位来自普斯科夫的名为菲洛费依(Filofei)的僧侣将一封信件寄给了他,其中直白地声称:“我想对我们东正教帝国最杰出、最崇高的统治者说几句话……爱基督和爱上帝的人都知道,所有基督教帝国终将灭亡,然后我们的国家将会继承其衣钵。正如预言书中所说的那样,那就是俄罗斯帝国。两个罗马倒下了,但是第三个屹立不倒,不再会有第四个,这将会是永久的罗马。由于亚波里拿留的无神异端,第一罗马的教会衰落了。而位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罗马的大门也被以实玛利人粉碎了。如今在你的帝国中,第三罗马圣使徒教会在基督教信仰的光照之下遍及全世界。”〔2〕由此,“俄罗斯就是第三个罗马帝国”的说法开始登堂入室,并在以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成为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也伴随着俄罗斯从莫斯科公国逐渐发展壮大为彼得一世时的俄罗斯帝国。虽然这些历史陈迹看似已经翻篇,但很可能潜移默化地仍影响着今日俄罗斯的思维。俄罗斯政府高官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就曾宣称,“普京的国家汲取了历代的治国经验以及历史传统,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而600多年以来俄罗斯的国家模式大致可被概括为四种:伊凡三世的国家(即莫斯科和全俄大公国,15—17世纪)、彼得大帝的国家(即俄罗斯帝国,18—19世纪)、列宁的国家(即苏联,20世纪)和普京的国家(即俄罗斯联邦,21世纪)〔3〕,由此亦可见,历史的叙事因素并未真正退场。

  从号称是“普京大脑”的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家杜金(Alexander Dugin)〔4〕的逻辑里,我们也能看出所谓“第三罗马”概念的影响,杜金声称其受到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的影响,而在麦金德那里,大英帝国对俄罗斯帝国不仅是海权针对陆权,而且还是“迦太基对抗罗马,威尼斯对抗拜占庭帝国”。从这个维度看,我们就更能理解所谓将“第三罗马”与今日俄罗斯相连的逻辑理路,这不仅是历史的一种附会,而且充满了当代的现实政治意涵和投射。

  二、沃格林论俄罗斯的“第三罗马”情结

  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卓越的政治思想家沃格林(Eric Voegelin)教授对俄罗斯的“第三罗马”情结有一大段详尽深刻的论述分析:

  这一观念的兴起与制度化的日期是重要的。伊凡大公的统治与西方民族国家(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的巩固同步,伊凡四世和西奥多一世的统治与西方宗教改革同步。确切地说,当西方帝国的联结最终瓦解的时候,也就是当西方社会重新把自身纳入诸民族与多元化的教会当中去的时候,俄国作为罗马子嗣的事业开始了。自打开始,俄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文明性地域——就通过大公俄罗斯人(the Great Russians)的概念支配了种族,并通过“罗马延续者”的符号形成为一个政治社会。俄罗斯社会是属于自身的独特种类,这渐渐被西方所认识。1488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仍然试图通过给伊凡大公加冕来将俄国整合到西方政治系统里面去。莫斯科大公拒绝了这一头衔,其坚实的理由是其权力来源于他的祖先,有着神的庇佑,因而就无需来自西方皇帝的确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