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月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政党交往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5-18 00:13:43  


 
  (一)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政党开启全面交往阶段(1972年至1989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动两国关系迈上了新台阶,中日政党间的党际交往也随之进入到了愈加活跃的新阶段,开启了全面交往的新历程。

  中日执政党交往深入发展。一是中国共产党与日本自民党的高层往来全面展开。中国方面,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成为首位访问日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1983年11月,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首次访日。日本方面,自民党首相福田赳夫、大平正芳、铃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等也先后来华访问。两国执政党高层的频繁互访为国家间关系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友好基调。二是中日执政党交往为国家间关系深入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74年,中日两国政府开始酝酿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但却受到多方势力阻挠。为此,邓小平会见了携三木武夫首相口信前来访华的自民党众议员小阪善太郎,并就条约缔结事宜进行了磋商,有力推动了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三是中日执政党在两国关系出现紧张状态时始终保持沟通。20世纪80年代相继发生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光华寮事件”等破坏中日关系的事件,使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为此,自民党干事长二阶堂进和总务会长伊东正义,先后以首相特使身份访华,推动化解紧张局势。由此可见,中日两国执政党在邦交正常化后的全方位交往,为维系国家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在野党交往实现升级。在中日中断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近三年时间里,日本社会党要员多次率团来华沟通交流,并表达了对中国主张的支持,密切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基于此,1983年3月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建立了正式党际关系。与此同时,日本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和矢野绚也数次访华,积极架起了中日间友好沟通的桥梁,为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发挥了重要作用。条约缔结后,随着中国共产党与公明党交流的频繁与深入,两党由此形成了长期化、制度化的政党交流机制。

  (二)以党际交往促进国家间关系缓和阶段(1989年至2012年)

  1989年,日本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华制裁阵营,导致中日关系出现新一轮紧张态势。进入21世纪后,由于小泉纯一郎屡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出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从未有过的“冰冻期”。面对上述紧张局面,中国共产党与日本各政党再次发挥作用,通过制度化的党际交往有效促进了国家间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