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民企为何要进入国企“保护圈”?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02 11:04:03 |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某些地方民企经营步履维艰。个中,既有某些民企经营策略不对头,产品货不对板的问题,也有因家族管理内部矛盾困扰问题。但是,毋庸讳言,事实上,一些地方国企与民企之间也有个政策差距问题。 人们看到,时下的垄断行业多是国企或央企,他们向银行贷款往往有“绿色通道”;人事方面,国企列入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管理范围;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之际,基于屁股指挥脑袋的思维,地方官员往往会首先考虑优先帮助国企;至于税收方面,国企更有说不出的网开一面情结。笔者走访过一些省的国有进出口公司,他们有大把的资金,更有大把的退税指标及某些配额,因此,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往往表现了十分潇洒。相比某些私企,即使是进出口私企,不是今天想着求这个部门,就是明天去拜那位官员。曾有报道云,私企老板用七八成精力去疏理人际关系及政企关系。对此,有时评云,中国民企发展激荡着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的过程(见全球品牌网2008年9月8日)。这个观点也从一个角度见证民企发展的艰辛。 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使部分民企日子难捱。数字显示,广东民企在金融危机压力之下,停工和半停工的民企达到了30%,而江浙两省停工和半停工的民企也达到20%。因此,处于 “穷途末路”之下的一些民企进入国企“保护圈”或某些国企趁危出手收购某些民企就不奇怪了。因此,反思民企向国企“投降”的现象,更要反思地方政府在扶持民企方面的力度,尤其是对待民企方面是否公平公正。 可见,保护民企避过金融危机的“寒冻”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所说“义”,就是要看到民企的崛起,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辉煌;见证了中国经济生活的改变。支持巩固民企队伍,说到底,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胡总书记12月18日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毫不动摇地鼓动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见新华社2008年12月18日电)。从这个大义出发,那么,对民企找国企或央企当保护伞的现象就不能无动于衷。(作者:亦菲)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