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红楼梦》作者系湖南娄底谢氏女子?

http://www.CRNTT.com   2009-03-13 10:27:32  


 
  《红楼梦》写了一个朝代的四大家族,与皇室一脉相连,是何等的辉煌与气派。即使如南京的王府,亦是富贵得不得了。“乐恺堂”偏居湘中一隅,自是富贵,但怎能与王府相提幷论? 但谢志明却认为,“荣、宁二府幷非真正的王府。王府应该是戒备森严的,可荣、宁二府中,幷无兵丁守卫,刘姥姥可以随意进出,还嬉笑怒骂,无所顾忌……原作者不过是运用了文学手法予以夸张,幷融入了作者的想象与见闻。这种方式,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

  “元春”系易氏之小女、吴三桂之妃

  元春在《红楼梦》研究中是一个绕不开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原型到底为何人,是红学亟待探究的诸多谜底之一。

  谢志明认为,“元春确有其人,她是易氏之小女,吴三桂之妃。这也是《石头记》成书之初,只在坊间流传,且屡为清朝所严禁的根本原因。”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反清,三年时间里控制了江南大部分省份,其间他主要带兵驻扎在衡阳。此时,吴三桂虽已年老,但风流不减,广纳后妃。“衡阳与娄底相距不远,足可以使元妃每月回家省亲一次。”

  这也就可以理解,流浪至桃林湾的易氏一家,为什么在10余年时间里暴富,又在吴三桂身亡(死于1678年10月)后家道突然衰败。

  《红楼梦》里大量的地名与诗词中,多处可见到吴三桂的身影。谢志明认为,《红楼梦》所说的绝非简单的家族兴衰、儿女情长,而是带有历史色彩的巨著。也许原始素材的记录者写的大户人家的兴衰史,但编撰者却将其演变为一部凭吊明亡、吴亡、“吴止清芳”的血泪史。“清朝文字狱盛行,编撰者不敢实录其事,只得‘真事隐’、‘假语村言’了。”

  观点:“方言与习俗”说只是打开了一扇窗户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自问世200余年来,关于作者和书中所说之事,一直争论不休。上世纪初,胡适先生根据《红楼梦》里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所说,得出《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且该书为“作者自叙说”的结论。

  近百年来,有关《红楼梦》的研究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其作者的说法也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谢志明的“湘中方言与习俗”说,只是为破解红学密码打开了一扇窗户。但其余的考证,仍没有摆脱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套路。

  去年底,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谢志明研究《红楼梦》的专著《红楼湘娄文化考》。今年2月20日,他被中国红学会吸收为会员。孙伟科指出:“他的努力使《红楼梦》与湖南、与娄底发生了关系……至少在这一点上,谢先生的努力是值得尊重的。”

  “我的研究仅是开始,很多谜底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揭示。”谢志明坦言,“我希望更多的湖湘学者、红学专家加入进来。如果这个研究方向没有错的话,对红学、对湖南都将有很大的益处。”

(来源:《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范亚湘 实习生 张光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