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宽松货币不收 油价泡沫难除

http://www.CRNTT.com   2009-07-09 11:23:33  


宽松货币不收油价泡沫难除
  中评社北京7月9日讯/评论员刘晓忠今天在《新京报》发表文章“宽松货币不收油价泡沫难除”,文章表示,“要遏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炒作,各国政府需要尽快考虑如何退出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组合的问题。在‘凯恩斯+货币主义’政策组合助长下的经济复苏,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二次探底和经济滞胀的命运。是主动调整规避,还是被动被牵进经济滞胀,是横亘在全球经济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文章内容如下:

  经济复苏的论调甫出,国际油价就闻风而动。为清除油价投机的障碍,日前欧美决策者均表达出了决心。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宣布将举行听证会,就是否对原油期货实施更严格的监管进行论证;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在G8会议期间接过话茬表示,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抑制危险的油价震荡,认为油价的震荡违反了经济学规律,将使人们对实现经济复苏的信心遭到破坏。 

  受各国政府对经济表现出的乐观态度和部分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上周国际油价一度突破73美元每桶;之后随着本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9.5%的糟糕失业率及其他不利数据,国际油价摔落而下,8月份原油期货跌落至每桶62多美元。 

  投机在油价波动中扮演的角色毋庸置疑。与去年下半年大量国际热钱撤离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类似,最近几个月以来,受美元贬值和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国际热钱再次进场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投机,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5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到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这个规模超过以往一年的资金流入量。 

  然而笔者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虽然存在明显的投机行为,也存在泡沫化的趋势,但仅靠加强监管,不太可能遏制投机行为和价格上涨。因为严格的监管固然加大了投机成本,但也牵制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重要的是,投机行为本身的根源,是各国货币当局“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巨额财政赤字化的刺激计划。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相继持续半年有余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使得过剩货币流动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如水银泻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不稳定,堆积于金融机构体内的过剩货币流动性,要么投资于流动性更强且具有炒作概念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要么继续由金融机构雪藏。 

  尽管正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G8+5+1会议上,美国和英国等经济体表示准备考虑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但毕竟经济复苏的嫩芽是在各国政府呵护的无菌环境下生长而出,为了保持升势,任何决策者都不敢骤然转向。 

  从目前的境况看,今年以来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业绩增长和交投活跃更多地依仗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如果货币政策收紧、监管趋严,经济复苏也将再次遭遇金融市场交投回落的牵制。 

  要遏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炒作,各国政府需要尽快考虑如何退出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组合的问题。在“凯恩斯+货币主义”政策组合助长下的经济复苏,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二次探底和经济滞胀的命运。是主动调整规避,还是被动被牵进经济滞胀,是横亘在全球经济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就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来讲,这个问题同样突出。最近以来,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宽幅震荡已经增加了较为明显的通胀压力。上半年接近甚至超过7万亿的信贷投放所带来的流动性已经在股市、房市植入了新的资产价格泡沫,这对中国经济回暖的稳定性和质量都是明显的挑战。显然,对中国来讲,当前逐步地适度收紧银根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