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中国不比武 美暗防路线失效 | |
http://www.CRNTT.com 2009-08-23 00:30:31 |
英文“engaging”是九十年代克林顿政权标榜的对华新政策,是针对“containing”(遏制)而言。当时有人分析,美国对华政策明里是“engaging”,暗里却是“containing”,因此创造了一个“congagement”的新字,通常译为“接触兼遏制”。其实“engaging”含有“订婚”的意思,是“marriage”(结婚)的前奏,译成“接触”就冲淡了意思的浓度,应该译成“亲善”。英文“hedging”是小布什政权对华战略所用的一个新名词,是欧洲学术界发明,为美国战略界普遍使用。这“hedging”字面上含“躲藏”之意,在美国战略上暗示着潜在的冲突,所以应该译成“暗防”。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从本性上看,人和人倾向于“亲善”,但社会习气使得人们疏远、隔阂、冲突。我们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有类似人际“亲善”与“疏远”的对立统一。美国对华“亲善”源远流长。一八四三年美国第十任总统泰勒曾经派使者向道光皇帝递交国书没有成功,国书上形容“太阳照耀到中国的高山大河,下山后再照耀到美国的同样的高山大河。”还说:“现在我向你传话,(中美)这两个大国的政府必须和平相处,应该顺从天意相互尊重…”。二战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蓄意把中国提升到“强国”地位,邱吉尔和斯大林奈何不得,这也是美国对华“亲善”的突出表现。 一九七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拜会毛泽东主席,一见面就说:“主席的著作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告别时又说:“我们走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这些都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的话。相比之下,克林顿总统提出和中国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却有点华而不实。小布什比较朴实,取消“战略伙伴”的提法,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可是在他执政时美国对华的“亲善”程度,比起克林顿时代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零零五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把中国形容为“负责任的国际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 stakeholder),这个名称后来为布什总统与国务卿赖斯等领导人采用。行家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出在华盛顿眼里中国的全球战略地位有所提高。沈大伟认为,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者”主要是把美国鹰派“遏制”中国的言论与主张压下去。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