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香港国民教育 任重道远

http://www.CRNTT.com   2009-10-29 13:33:05  


香港需要大力强化国民教育
  中评社香港10月29日讯/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高敬德今天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国民教育、任重道远”,强调:“青少年是社会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以拥有“中国人”的身份而倍感自豪。”

  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刚刚公布的二○○九至一○年《施政报告》中再次重申“推行国民教育,任重而道远”,的确如此,国民教育的推行和国民身份认同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都面对很多挑战,尽管路途曲折,但只要我们抱一颗赤子之心,积极面对,坚守信念,希望就在前面。青少年是社会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以拥有“中国人”的身份而倍感自豪。 

  2009年这个特别的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60年一甲子,一甲子一轮回,6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但对于新中国而言,这60年确实是一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光辉历史。60年的风雨兼程,60载的拚搏奋斗,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正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推进国民教育刻不容缓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特别行政区,今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12年,12年间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国民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港人对于国家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在过去的10多年间,不断增强;爱国爱港的观念获得了广大港人的普遍认同,这正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也是香港回归以来,最令人可喜的变化。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历史背景曲折复杂,经历了近15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即使香港已回归祖国12年,港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文化”等观念仍十分薄弱。今年时值新中国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也刚刚走过了30个年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身处这股发展的洪流之中,我们不得不再次深刻反省,香港推行了10余年的国民教育存在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推进国民教育? 

  香港曾经历英国长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管治”,回归前,基于历史原因,如何认识国家这个话题并未得到广大港人的认同,整个社会大环境亦不鼓励年轻人探讨国民身份等议题;社会上甚至充斥一些对国家情况的负面导向,以致年轻人对新中国国情及发展的探讨态度十分冷漠,甚至存在很多误区。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客观上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国民教育的推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国民教育成为特区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同时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国民教育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响应。就以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为例,文化总会从创会伊始,便以团结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团结香港一切爱国爱港的力量,积极推广青少年的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质”和“量”的飞跃 

  推行国民教育,要让年轻人从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全面认识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国家。今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香港文化总会举办了“我心中的祖国”全港中文征文大赛,这也是我们继2005年举办“全港中学生《基本法》中文征文大赛”及2007年“共建和谐社会 迎接美好明天”全港征文大赛之后,第三次举行征文大赛。由第一届的50多间中学参与,到本届的151间中学、13间大专院校参与,三次征文比赛的参赛稿件均逾万份,且每一次都创出新的纪录。这是国民教育推广中“量”的增长,说明文化总会两年一度、连续三届举办的青年学生征文比赛,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财力,得到了正能量的回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征文比赛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获益。我们提供机会让年轻人深入思考自己与国家,香港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这样一种思考是建立在对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认识之上。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青年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和认识,由以往的被动接收,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吸取,化被动为主动,这是国民教育推广中一个“质”的飞跃。通过青少年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国民教育的正面力量在年轻人中间扩展、开花结果,影响力不可小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呼吁全港的中学“全校参与”征文比赛,并得到全港中学的校长、老师、学生、家长的积极响应。这三次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香港青少年的中文写作水准,更进一步掀起了全港青少年爱国爱港的国民教育热潮。 

                     国民教育利港利民 

  香港回归12年以来,从特区政府到民间有识之士,均认识到推行国民教育的重要所在,要明确地培养年轻人国民身份的认同。但是,目前在推广国民教育的过程中,鉴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在自己成长的阶段中,对国民教育的掌握和对国情的了解并不全面,以致在推行国民教育中或力有不逮,或存有偏颇。所以,推行国民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师资的培训,特区政府及教育局应该提供一系列的师资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对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当代国情的认识。 

  了解国家国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便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征文比赛。作文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老师会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素材,学生也会自觉通过阅读、上网、相互讨论等方式加深了解。通过这样一种积极的互动,学生能够充分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再者,学校可以举办不同类型的国情教育展览,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学生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展览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真正参与者。国情教育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参与感与主动性,让国民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而非停留在刻板的说教形式。 

  此外,要将国民教育引入课堂之中,学校可制作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协助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国民教育,如通过拍摄视像图片、短片,或播放幻灯片等多种形式,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及当代社会发展情况等,通过生动、鲜活的方式进入学生脑海,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识。 

  国民教育应该古今并重,均衡进行,让年轻人不仅要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加强对当代国情的认知。鉴古可以知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年轻人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了解、感受到祖国灿烂文化中的勃勃生气,发自内心地对中华文化心生亲近之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以至建立国民身份认同。 

                   政府应加强与民间团体合作 

  在此方面,特区政府可大有作为。首先,应该加强政府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如教育局与民政事务局及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等,或与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的合作,推出各类型的国民教育展览,或与学校合作开展多种多样的国民教育活动,如可定期组织学生于金紫荆广场观看升旗、唱国歌,也可举办国旗、国歌、国徽、宪法、基本法的学习班,让学生对国家政制有更多的了解。 

  此外,通过举办生动的国情讲座、香港与内地交流访问等方式,让年轻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整体发展方向、现代化中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对国情的了解,有利增强青年人对国家的热情,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兴趣及对国家的关注,令年轻人自然而然对自己祖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让国民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目前,香港组织到内地的交流团络绎不绝,希望这种交流不要流于形式,而要注重质量,真正令青少年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和进步才是主要的目的。 

  政府亦应加强与不同民间团体的合作,透过政府与民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国民教育。如可提供一个网上平台,连结所有由特区政府及相关机构所举办及安排的国民教育活动信息,为各界和各团体提供参考、联络的交流渠道,目前教育局成立的“薪火相传”国民教育平台值得借鉴及推广。 

  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刚刚公布的二○○九至一○年《施政报告》中再次重申“推行国民教育,任重而道远”,的确如此,国民教育的推行和国民身份认同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都面对很多挑战,尽管路途曲折,但只要我们抱一颗赤子之心,积极面对,坚守信念,希望就在前面。青少年是社会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以拥有“中国人”的身份而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