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 见证中国百年沧桑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02 11:40:58 |
世界博览会最早是起源于商业的动机,主要目的是展示工业技术与促进商品行销。但自从一八六七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创立了“国家馆”的制度,世博会就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投射国家形象、展示经济与科技综合实力、以及宣扬文化理念的重要橱窗。在过去一百五十年,崛起中的大国更是积极争取主办世博会,藉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在现代化上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并重新塑造国家的文明与进步形象。 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也曾经非常热中于主办世博会,从一八五三年纽约世博会开始到一九八四新奥尔良世博会为止,美国共举办过十三次世博会,是主办世博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尤其是一八九三年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四○○周年而举办的芝加哥博览会,被许多评论家认定为美国跃登世界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透过规模空前的芝加哥博览会,美国向国际社会宣告自己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在经济与科技领域已可与传统欧洲列强并驾齐驱。 中国第一次由官方出面兴建国家馆参展始于一九○四年的美国圣路易博览会,距离即将于下个月揭幕的上海世博会正好一百零五年。当时清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不久之前,八国联军才让慈禧太后避难陕西,庚子赔款更让国库一贫如洗,在风烛残年之际满清政府如何做出拨用巨款正式参展的决定,是一个长期被忽略但颇有深意的历史课题。 最近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学术研究主任居蜜博士,利用馆藏档案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考证发掘,写了一本百年前的中国参展记录史,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参展一九○四年世博会的历程,也让读者得以一窥清末洋务运动、文化外交与民族工业的重要发展。 从居蜜博士发掘出的珍贵史料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慈禧,也不是一个颟顸腐败的清廷。而是一个懂得如何与美国老罗斯福总统建立私人情谊的大清统治者,与一批充分理解文化外交重要性的洋务大臣。慈禧特别派出由贝勒爷溥伦领衔的高阶官方代表团赴美主持中国馆揭幕,并带着慈禧的私函与亲笔签名玉照转赴华府晋见老罗斯福总统。中国馆内展示了颐和园的模型及来自中国各地的工艺产品,精选的中国古籍善本与地图也在世博的自由艺术宫展出,并于展后赠送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刚刚开办不久的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洋灰(水泥)还获得了赛会的头等金奖,显示清末民族工业的可观进展。 由美国卡尔女士(Katherine Carl)为慈禧绘制的朝服坐姿巨幅油画(六英尺宽十英尺高)悬挂在中国馆的进口大厅,让参观展览的西方各国人士对这位大清帝国统治者的印象大为改观。这幅画在展后以慈禧之名赠送给老罗斯福总统,他还亲自在白宫主持受赠仪式。不久之后,老罗斯福派他女儿爱丽斯访问中国并获慈禧亲切接待,这段私人情谊直接促成了一九○八年美国国会通过老罗斯福的提案,将未动用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用于兴建“清华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幅油画后来由华盛顿史密斯森(Smithsonian)博物馆收藏,但历经过几番波折之后,目前是暂时由台北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保管。 从圣路易博览会到上海世博会正好见证了中国的百年沧桑,其间朝代几番轮替,由满清到民国,由北洋政府到北伐成功、由国民党到共产党。为了让继起的政权取得合法性,前朝的历史往往被扭曲与丑化,前人的努力经常被忽视与掩盖。其实一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与累积性,不能由政治任意切割。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奠基于清末的洋务运动,没有清末的议会运动也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一举成功、各省响应”。明年两岸都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双方都必须以更开拓的胸襟,更大的历史格局,来重新检视中国百年历史的脉络,并重新发掘战后台湾发展经验的深层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