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难以重现

http://www.CRNTT.com   2010-07-08 07:54:22  


 
  文章称,重提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背后体现的是对高增长目标的“崇拜”。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8%的GDP增长目标被提出,以此水平为基础对经济增长进行目标管理的政策思路得以确立。其后,8%的目标似乎成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区间的下限。但是,理性分析之下,没有理由认为10年前确定的目标水平仍然适用。一个简单道理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的基数扩大、动能趋弱,GDP增长有减缓的趋势。对中国而言,鉴于其经济的“大块头”,随着GDP总量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资源限制也日益显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GDP总量是8.9万亿元,2002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09年则达到了33.5万亿元,世界排名第三。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水平应适时地下调。如果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3%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相比,我们仍然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目标显然是太过于苛求自己了。

  文章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适度下调增长目标其实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有助于在政策操作中兼顾经济增长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平衡。近几年以来,我们在经济政策制定中所面临的矛盾和两难境地更加复杂,特别是短期的“保增长”举措和长期的“调结构”诉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冲突。可以想象,如果在经济发展向纵深展开,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死守一个过高增长目标,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目标的牺牲,从而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被迫推迟的调结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最核心的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由外需、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外需、消费投资共同拉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由依靠资源消耗的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等等。

  从今年以来的财政政策走向来看,力保调结构优先的目标相当明确。今年4月份,财政存款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同时,4月份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在总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仅仅基本持平,这都显示财政政政策在4月份曾经有退出迹象。然而,进入5月份以后,财政拨款下发的速度明显加快,财政部举债的进度也开始加快,久违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频频出现在相关官员讲话中,这些迹象显示财政政策基本上重回了“积极”轨道了。但是,近期一系列财政政策动向显示,与2009年相比,此次财政政策更多的是考虑“调结构”的需要:无论是鼓励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投向廉租房的保障资金等,都与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向保持一致。

  文章强调,结构问题已经是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不下大力气调整结构,不下决心解决结构问题,中国经济无法成功走上复苏之路和持续稳定增长之路,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面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杂性,轻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还必须坚持调结构的大方向。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