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城市化的全球地位和均衡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08:59:31  


 
  推进“城市网”模式

  文章称,“均衡”的概念,在微观含义上指的是价格均衡,这是供求双方在市场反覆“讨论”后的结果;在宏观含义上指的是总供求均衡,主要是汇率、利率、物价和内外收支的均衡。总之,均衡是市场机制动态调整和各类市场行为主体反覆选择的最终结果,在均衡点上反映的是个人、企业、政府的利益共识。

  今天,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也遇到了经济学上的均衡问题:即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可以使个人、企业和政府满意,并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试图用价格理论解释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家多有建树,特别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和诺斯的劳动力数量理论都十分精彩。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模式选择也面临着供求价格的均衡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有大城市为主和小城镇为主的两派之争,双方的理由都很充分,相互争执不下,在实际政策执行中导致不少困惑,后来干脆出现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折中说法。

  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实质问题,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为有就业、有住所、有社会福利和有文明素质的市民,并且逐步成为中等收入者。实际的情况是,首先,简单的特大城市发展模式走不下去。在现存的社会资源配置特别是教育、医疗资源配置条件下,具备资金、知识条件的群体大量涌进大城市,这使其进入门槛越来越高,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而购房需求旺盛,使大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条件也难以适应城市人口密度的急速提高。

  虽然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生活成本高,农民工在新的发展机会和保证生活质量之间的选择十分困难,政府在接纳可以提供边际高产出率的人口和有效提供公共服务之间也面临两难选择。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城市发展进程。同样,中小城镇发展模式也走到尽头。遍地开花式的中小城镇,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带来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国际市场条件变化,更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扩大就业机会。人口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也限制着服务业通过相互提供市场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转移人口“落不下”和中小城市“没人去”的情况表明,中国城市化模式面临均衡点的确定。在一系列复杂变量中,就业机会和价格剩余之间的均衡,是决定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基础性供求变量。

  说得更简单一点,这个均衡点就是农村转移人口个人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平衡表的左边是在城市工作的收入预期,右边是以住房、教育和其他支出构成的生活成本,再加上储蓄节余和自我尊严的满足感等社会心理指标。这个平衡表的右项节余如果高于务农,就会有人口从农村注入城市。对这种状况,刘易斯已经做了类似场景的几何描述,这是理想的均衡状态。

  但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认同,即便个人资产负债表失衡,支出大于收入,仍然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溢出,一部分人则成为个人资产负债表失衡的城市不稳定性新社会群体。这时,通过城市化均衡模式的创造,实现转移人口收支平衡,进而在社会稳定状况下有序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成为极其关键的因素。

  看来,以新古典学派的均衡理论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达到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均衡点的,政府也要发挥必要的作用,“看不见的手”需要“看得见的手”的帮助,要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促进新的均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