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卫生

http://www.CRNTT.com   2010-11-25 10:27:34  


 
  未成年人涉性事件在网络上发酵,成年人多归罪“外来文化”

  对性问题没有全面、科学认识,对性道德伦理缺乏判断,加之媒体迎合网民趣味进行的炒作,各种“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实际上未成年人涉及性问题由来已久,1980年代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报告”中就曾注明,1986年比1982年,未成年人性“犯罪”占整个“犯罪”中的比例,从12%上升至40%以上。1990年代中期,就有学人对少管所内涉性被管教儿童做过调查研究。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炒作,各种门事件频频在网上发酵,引起大众广泛关注。

  许多成年人在感叹80、90后“越来越出格”时,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让中学生眼花缭乱,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解放’之风,使他们茫然不知所从。”而家长老师们往往忽视性教育的缺乏、没有分级的影视作品。“黄色网站”、“外来文化”、“西方开放思想”,成为成人社会洗刷自身责任的普遍说辞。

  ※谈性也说爱,全面细致的国际潮流

  浪漫法兰西,孩童可直观感受“爱意”的程度

  素来一浪漫风情的法国在性教育上似乎也显得恣肆洒脱,除了科学机构拍摄的真人演示教育片外,公共机构还会有定期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早期性教育展。

  在一些展览中,会展示男女如何表达爱意、判断被爱程度以及坠入爱河的情景,许多孩子还可以排队玩一个拥抱器,拥抱器会根据被抱松紧程度,表现出对方感受“爱意”的程度。展区中还会有提供给孩子们的心形大床,躺在上面,可以看到电视中放映的经典爱情故事场景。

  瑞典:NGO唱主角,讲授爱的科学意义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1933年非政府组织全国性教育协会(SASE)就已成立。多样化的民间组织,在推动性教育方面,大大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RFSU、LAFA等组织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欧洲国家中略显“保守”的瑞典在青春期教育中突出会突出爱情的成分,培养未成年人对待性的责任感。在LAFA组织的青少年性手册中,强调爱情的催化效应,并辅之相刊登在《新科学家》等通俗科学刊物上的相关研究,从理论角度阐释爱情的化学效应,以及对性的催化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