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用工荒就业难并存 折射经济转型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3-12 08:56:42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讯/曾几何时,人们被过剩劳动力安置搞得焦头烂额。如今,2004年发端于东南沿海的“用工荒”正以急速向全国各地扩展。3月8日,人保部部长尹蔚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用工荒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同时今年城镇大概需安置劳动力为2400万,其中青年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同时农村依然存在还需继续转移的大约800万左右富余劳动力,劳动力市场总体呈供大于求格局。

  证券时报发表学者刘晓忠文章表示,中国有8亿左右的劳动力总量,因此不能仅凭人保部提供的3000万待就业人群就断言中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殊不知,如此庞大的就业基数,区区3000万待就业人群权可作为充分就业下摩擦性、结构性失业的正常状态,而非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之理据。而且当前风卷全国的用工荒强有力地反证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说难以成立。

  纵观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就业情况,出现真正用工荒等问题的时期主要集中于美洲大陆。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发和新大陆的发现,导致美国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且美国的用工荒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此外,两次世界大战也造成战后较长时间的用工荒。

  显然,当前中国既无战争所带来的非正常人口伤亡,也无1960年代大饥荒期间那样的人口折损,中国未出现典型的人口断层现象。因此,借助刘易斯拐点来解析当前中国用工荒现象,并不足取。

  文章称,不论是当前用工荒问题,还是30年来劳动力供过于求,在理论上都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源自资本积累和要素投入。这是至今经济学家依旧争议但却越来越明朗化的经济增长秘密问题命题。自索洛修正了其经济增长模型,以索洛剩余来引发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秘密之新思考后,当前经济学界不论何种派系,都认同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因此,若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原来所谓的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和当前用工荒都是只不过是劳资利益博弈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