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 
中评论坛:宜兰有特色 交流多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11-05-04 00:24:22  


 
  林聪贤:宜兰政治生态的历史与现状

  谢谢主持人姜所长,在场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安。非常荣幸昨天与中评社高层访问团在府内做过短暂意见交换。身为宜兰人非常荣幸,能够就今天的主题,提供一些经验与各位分享。

  宜兰政治生态我想就从近代说起。最早期的政治生态,在国民党完全执政的时代,是“派系共治”。当时分为“许派”与“陈派”,在宜兰县政治的整体发展中,从水利会、农会、各地民意代表基层选举,就是以派系做为主体。

  29年前,党外的陈定南先生参选县长以后,才慢慢有所谓的“党外势力”兴起。这党外势力的兴起,应有更长的纵深。早期,宜兰有很多的反对势力,这些反对势力,从早期的蒋渭水,到省议员时代的郭雨新,在过去还没开放党禁之前,台湾还是容许反对势力在政治上有这样的竞合关系。陈定南当选县长后,就有了不同的局面,也打破当时国民党派系共治的局面,才有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开启不同政党的板块竞争的时代。

  宜兰县整体政治生态来说,现在是较为健全的两党政治,过去发展当中也曾经出现多党政治的现象,与当时台湾整体政治生态结构相似。但经过几次重大选举之后,尤其是选制改变,例如“立委”的单一选区制,在大选区政治生态当中,已较无小党生存空间,但在地方选举多席次部分,有些小党仍有若干斩获。

  整体而言,宜兰政治生态目前状况应是非常具有竞合关系的两党政治模式。宜兰县过去的政治生态,有分所谓的地理上的“溪南”、“溪北”关系,溪南人当县长,溪北的人可能就当议长,这种政治生态权力分配,成为民众习惯氛围。

  现今宜兰已有第三次的政党轮替,基本上宜兰整体发展是较具良性竞争局面,也就是说从早期反对运动进入民主深化的期程,宜兰在台湾各县市中应算是走得较为稳健的。在几次的轮替过程中,大部分选民关注的都是民生议题。

  在意识型态上,宜兰过去因地理位置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有其独特的人文背景。但随蓍台湾民主化的深化,以及这几年高速公路通车后,宜兰在镇市区域发展上已成为北部的平台。现在整体的政治生态,从过去到现在作一归纳,宜兰应该已进入十分成熟、明朗的民主化阶段。

  姜新立:非常谢谢林县长,现在请林院长发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