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印度:陌生的邻居(上)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02 10:31:42 |
王朝启幕 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生在阿拉哈巴德传统印度教的七大圣城之一。他的父亲,默蒂拉.尼赫鲁是最为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中的佼佼者。接受贵族浸染,尼赫鲁的童年几乎不识人间烟火。他眼中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囿于那幢位于繁华地段的大别墅。15岁那年,凭借父亲在英国社会的影响力,他进入了哈罗中学,并在1907年被剑桥三一学院录取。三一学院在当时也被广泛戏谑为“英国首相培养基地”。也就在那段时间,尼赫鲁开始涉猎政经:费边社会主义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1912年,考取律师执照的尼赫鲁回国,前往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任职。他所亲近的费边社会主义,以及印度紧张的政治氛围让其心头的矛盾开始浮现。殖民主义虽令他深恶痛绝,可自己却是这片殖民土地上的既得利益者;他希冀温良的改革,可苦难的印度民众与英殖民者间的鸿沟却越发宽阔。在父亲的的支持下,尼赫鲁回国后即投身政治,并逐渐成为这幕大戏的主角。 1919年,阿姆利泽惨案爆发,英国士兵向手无寸铁的印度平民开枪。这是殖民以来最血腥的一次屠杀。根据国大党的统计,超过1000名平民遭到杀害。尼赫鲁随即投身于圣雄甘地的“坚持真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不论是早期学院派温良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熏陶,还是甘地主义在南非抗争中的成功,都让尼赫鲁坚信:暴力革命并非救世良方。他开始将列宁主义的信仰形容为“人民的鸦片”:虽然诱人,终不过一剂毒药。 尼赫鲁将自己、默蒂拉与甘地的关系形容为微妙的三角,彼此影响,却又因为3个支点而稳固。父亲和圣雄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他始终处在印度传统保守思维与西方自由思想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的情绪随着1926年他的欧洲之旅才发生改变。携妻女欧洲各国一年半的游历,让他有机会深化学生时代以来对社会主义的偏爱。如果说之前的十年,尼赫鲁仍然是民族主义者,社会主义思想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的思考,那么,这时候的他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类似的改革方案投入到自己的政治生命。 尼赫鲁和默蒂拉一同被列为官方外宾,参加了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十年纪念。4天的参访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尼赫鲁对列宁主义的敌视,转而萌生的是对苏联的亲近感。回国之后,尼赫鲁用浪漫的笔触形容他眼里的苏联社会:“极端奢侈与极端的贫困无处可寻,毋宁说社会等级甚至种姓制度。”其后,理想主义者尼赫鲁富有激情地讲述了乌托邦似的愿景。历史的发展是相似的,毛时代的共产主义理想,斯大林近乎癫狂的梦境,都可以在尼赫鲁身上找到影子。这些亦成为苦难民众的一剂强心针。 一直担任国大党秘书长的尼赫鲁,共产主义式的宣言为他赢来了工人阶级的支持;加之其具有民族主义和博爱之心,以及多次领导农民抗争运动的经历,他走向新的权力高度变得毫无悬念。随后,在1929年的国大党选举中,尼赫鲁第一次当选国大党主席。在不惑之年,他形式上接过了圣雄的旗帜,站上了政治坐标的至高点,也拉开了尼赫鲁家族对国大党逾80年领导的王朝大幕。 走向独立 当选一年后,尼赫鲁号召所有英属印度中央立法院和地方立法院成员辞职。1月26日,178名立法院成员立即响应,旋即辞职。随后的数月中,这一数字不断上升。多年以来,英国所面临的,更多是来自印度社会及民间的巨大压力,尼赫鲁却直接将矛盾引向政府内部。尼赫鲁与诸多立法院成员相似,接受过西方教育,又处在权力的上层;他的个人号召力,成功让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抛弃一切。尼赫鲁在演讲中向青年们呼吁:“如果印度死了,谁能苟延残喘?如果印度活下来,谁又会死去呢?” 直到今天,尼赫鲁仍然是剑桥三一学院的骄傲。英国留学的经历,令他熟悉民主的操作方式,并深谙抗议的作用,不似当时国内少数激进民族主义者与更为广大平民的单纯建国梦想。广场的集会游行上,学生和民众因为狂热而走向失控,尼赫鲁却很好地控制着国家情绪,告诉大家细小的目标在一步步实现。从工人大罢工、议员集体辞职,到盐法废除,以及各地议会的胜利,尼赫鲁手握着民主,用游行抗议这把双刃剑,劈开了前行的荆棘。 尼赫鲁触及了英国人的底线。总督开始采取近乎独裁的统治方式,禁止国大党的一切政治活动,媒体和集会受到严控,数千人入狱。整个尼赫鲁家族,都投入到了近乎狂热的斗争中去,尼赫鲁的父母和妻子葛默尔相继在抗争中离世。 随后的二战为国内局势带来了转机。1945年,新工党上台;英国首相克莱门特在数月的交涉和谈判后,决定于1947年8月15日完成权力交接。两年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建国。这是英国人留给印度的难题,也是尼赫鲁政治斗争中最为遗憾的一点。 那个凌晨,尼赫鲁作为开国总理向全印发表著名的广播讲话“我们与命运有约”。可独立的欣喜尚未沁透人心,因为分治而造成的大量难民问题,让首都新德里在建国第一天就发生了流血冲突。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