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外地人为什么“难管”?

http://www.CRNTT.com   2011-07-11 10:28:25  


 
  然而,这些经济地位和政治特权到底是怎么来的?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各地的城镇村庄并无什么不同。然而在开放后,由于这些地方身处沿海,得天独厚地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理想场所,沿海人所享有的土地等资源便可以作为要素投入,成为他们丰厚收入的基础。

  以今日中国集中民怨最多的拆迁为例,在东部沿海开发需求强烈的一、二线城市,其实许多城镇化村庄里的“农民”所得到的拆迁补偿是非常优厚的。只因家里有块地,一夜之间成百万富翁的并不在少数。

  而居住在这些地上的外来租户们,则不得不在拆迁后寻觅新的住处,他们得不到一分钱补偿,然而他们受损害其实最重。他们在城里打工,付出的只是劳动,获得得回报也只有低廉的劳动成本。

  一位在浙江义乌打工的外来人员在接受调查时曾如此说到:“一般我们很少与本地人联系,我们与他们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谈的是如何买车买房,我们则是关心企业能及时给我们发工资,哪里可以买到便宜一点的东西。”这可谓是中国“新土客矛盾”的普遍真实写照。

  >>>作为“理性人”的本地人不会轻易出让自己的利益

  与西方自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中国的城市化是在短期内飞速急进的。许多东部沿海城镇的本地人都是因所在地纳入开发计划,而坐享其成地成为城市文明的享用者,广泛缺乏一股朝气蓬勃、竞争进取的市民性格。他们关心的往往仅是自身的利益,他们没有足够的良知、远见和勇气,容忍外来工享有与本地人一样的“国民待遇”,平等分享资源。在一些人心目中,这片土地是“本地人”的,在各种制度安排中,本地人绝对优先,“确有余力”的情况下才会向外来农民工分惠。

  这些城镇化了的农村,村民之间依旧维持着“熟人社会”,互相之间讲情面。村里各种“有油水”的岗位,外来工都捞不着。只有本地人没人干的,才招聘外来工。村治安联防队治安员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区别对待。同样摆摊经营,只赶外地人,不管本地人。对于这些精于判断和计算,堪称经济学中“理性人”的本地人来说,以自己利益为优先是自然而然的。

  >>>于是出现了“外地人难管”

  在这种情况下,以本地人为主组成的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管理团队,包括城镇的执法者、治安队员,自然视同样以争取自身利益为目标的外地人为“难管”。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也自然会激发对本地管理者的逆反心理。

  而在城镇化村庄这种城市的边缘地带,由于缺乏主流声音的关注,使得这种对抗心理变得更为危险。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新一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冲突就变成不可避免的了。

  ■ 灰色的维权组织“同乡会”

  >>>“找同乡会比找工会管用多了”

  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弱势群体,老乡之间抱团是自然而然的。一位打工人员在表达了与本地人的隔膜之后,曾如此说到:“一起来打工的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家能说到一块,老家县里怎么样了,玉米今年缺不缺水等。同乡就是这样,特别能谈得来,特别能相互帮忙,我们关系好的,基本上都是同乡。”

  据浙江义乌的一份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外地打工,遇到困难时,有接近一半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向老乡、亲戚和工友求助,而首先想到政府和工会的,仅有百分之十几。调查还显示,59%的打工人员就是通过老乡介绍进厂的,而工会组织介绍的只有2.8%。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