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曾博伟:中国精英阶层的困境和拯救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44:20  


 
  对整个社会来说,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精英主导的问题,而是需要判断现有的精英是否真正具有精英的品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精英来主导社会。

  当然,精英只是对现有身份的一种描述,但精英和精英品质并不完全同一。许多现有的精英不一定具有精英的品质,而具有精英品质的人不一定能够进入到精英阶层。任何社会都无法保证所有具备精英品质的人进入到精英阶层,但如果一个社会的权力、财富和话语权大量掌握在不具精英品质的人手中,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不能很好地吐故纳新,社会就很难持续健康发展。如果精英与精英品质的背离普遍化,长期化,精英阶层的衰败就将加剧,精英阶层也难免陷入困境。 

  六十年来,他们干过什么

  过去两千多年,皇族和士大夫一直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主体。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中国社会陷入动荡不安,虽然精英频出,但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精英阶层主导社会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精英作为一个群体逐步浮出水面并开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积极作用,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阶段始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终止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在此期间,各类精英迅速汇聚到社会主义的大旗下。掌握新政权的政治精英理想信念坚定,总体比较清廉;建国前的经济精英虽然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也有不少经济精英主动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知识精英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表示了高度认同,胡风所言的“时间开始了”体现的就是知识精英对新政权的热切期盼。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民众和精英阶层的认识高度契合,一个受到民众高度认同的精英阶层开始出现,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1957年到1978年,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在毛泽东反精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精英阶层遭受沉重打击。为否定精英主导的格局,毛泽东甚至喊出了“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样最具“草根”精神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被看作“臭老九”;政治精英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连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也被打倒以致含冤而死;至于本来就相对弱势的经济精英更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此期间,虽然毛泽东非常希望“革命新人”填补旧精英们被打倒后的空白,但一直没有成功。可以说,精英主导的缺失是中国二十年陷入混乱的重要原因。

  第三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特别是1980年代,精英阶层开始重新崭露头角。这一阶段的主旋律是以反思“文革”为起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物质资料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思想文化投入了高度热情。作为精英阶层最大亮点的知识精英和一些有抱负的政治精英,主动担负起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责任,主动担负起探索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他们的努力为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石。虽然由于时间短暂,这批精英阶层对社会的影响没有持续下去,但是其埋下的思想种子仍然随时在寻找机会萌芽。

  第四阶段肇始于1992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社会各阶层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经济精英,一批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治精英,一批为经济改革鼓与呼、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知识精英。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相伴随,也有一些政治精英通过权力资本化积累了大量财富;还有一些经济精英借助滥用的公权力迅速实现了资本的扩张;而受价值虚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知识精英也开始陷入失语的状态。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社会出现了大分化、大变革,精英阶层因此全面进入公众视野,精英阶层的困境也开始出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