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民币国际化: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http://www.CRNTT.com   2012-03-20 08:56:04  


  中评社北京3月20日讯/从2009年到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验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当代金融家发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婧文章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过去,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和长期转型仍然处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之中。作为中国的一项国家长期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该如何走好下一步,这是我们必须要持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回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原点

  文章介绍,根据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向国外的扩展,具体包括交换媒介职能、记账单位职能、价值贮藏职能。根据该定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早就开始了。多年前,人民币就在边境贸易中发挥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功能;在香港,人民币较广泛用于旅游和商品消费,发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作用。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政府很担心本币国际化,也没有从官方的角度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源动力是市场力量,政府的支持行动是顺势而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和内地的贸易与金融联系得越来越紧密。2004年,中央政府为支持香港经济金融转型,同时综合权衡内地金融改革进展,批准香港持牌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这一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做中国官方正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研究者只是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和人民币地位是不对称的,即“经济大国、货币小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意识到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对中国的内外经济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减少本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增强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促成本国金融中心的建立,分散美元作为关键国际货币(特别是储备货币)的风险,货币发行国获得铸币税。在上述内容中,对中国而言,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分散外汇储备资产风险是最重要的。是否能够实现以上目的,可以作为检验人民币国际化成果的核心标志。

  中国的资本项目已相当开放

  文章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完善的国内金融体系和成熟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开放的基础。

  理论上,经济人对本币的需求强度取决于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可测性、可获得性和广泛的交易网络。其中,可获得性要求本币的可兑换,不仅是外币兑换本币的自由,还包括本币兑换外币的自由。事实证明,在本币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可兑换性是非常关键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