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王晋:北京洪灾凸显老套路之下的新危机 | |
http://www.CRNTT.com 2012-08-10 08:39:50 |
政府单纯的“打压” 滋生民间不满 三,政府单纯的“打压”滋生民间不满。由于中国政治传统以及当代的政府架构形式,使得政府在民众面前常常以“真相”“主流”的形象出现,对于社会危机和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格局,政府不愿也不能触动,所以只能对“闹事者”“留言散播者”予以强制性的处罚。这种行为,虽然一时一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公信力的破坏时及其严重的。 在这次北京洪灾中,我们又可以清楚看到政府依旧以“老套路”应对,大规模部署军队在北京周边区县进行救灾,市领导第一时间布置防灾任务,市领导、各个局长并亲临市区积水现场组织救援,召开表彰大会,树立先进典型(如因公殉职的派出所所长),号召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等。应当说,北京政府的套路是“中规中矩”的,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套路”。不过,这次却破天荒的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批评,批评的内容包括“政府应对灾情不力”“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救援不及时而贻误生命”“领导就在作秀”,更激烈的批评来自“非北京户口”的北京人,他们生活在城市之中,为北京纳税,但是在洪灾来临时却得不到政府相对于“北京户口”同等的待遇;而政府在号召募捐时,又将其视为号召对象。政府这种“区别对待”又“一视同仁”的态度,引发了民间的强烈不满。而对于政府的不信任,使得任何捐款的号召,都遭到了民众心理的强烈抵制。尽管官媒不断“打气”,但是“我捐的钱到底给了谁”疑问仍未解决,此时又要求民众捐款,网上出现的“捐你妹”的言论,也不足为奇。 需要注意的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长期以来在官方宣传中有着巨大的“精神指引”作用,即北京的人民是“自觉”的,有“觉悟”的。但是,此次洪灾的发生后的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北京民间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响应号召”,相反北京民间的批评抨击之声此起彼伏。北京洪灾之下,政府的“老套路”与民间的不满情绪相对立,彰显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新危机”。 作者是以色列海法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生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