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蒋原伦:知青的纯朴和愚昧是一体两面

http://www.CRNTT.com   2012-08-19 07:54:32  


 
知青为何而恐惧

  其实愚昧也罢,单纯也罢,最大的问题是思想的不自由和言论的禁忌,而这种不自由,则更多的来自内心的恐惧。内在恐惧所带来的精神萎顿是很难通过外在的冲突来表现的,这是渗透在社会整体氛围中的,很难剥离开来。所以,这部电视剧要通过“一小撮”坏人或个别思想“极左”的知青来体现思想禁锢,让人感觉不太真实。大家会问,当初我们中间真有这样“左”的人吗?其实,知青中类似的人蛮多,只不过时过境迁,天翻地覆,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感到陌生或羞于承认罢了。当时的主导思想和社会大环境才是引导青年走向偏激的诱因。这也就是为什么林彪事件的出现,成了整个社会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

  另外,《知青》的某些方面似乎还停留在脸谱化创作上,无论是剧中陕北的县革委会副主任还是县医院革委会副主任,均是脸谱化的产物。其实犯错误的老是副主任或第二把手,就是老一套创作模式的余波。

牺牲的一代的道德负担

  比起插队入伍的知青来,兵团和农场的知青生活相对有保障一些,不过后来城里人一律将知青叫做“插兄”,不管你是哪一类知青,是兵团的、农场的还是插队的。这是一种带有蔑视的称呼。这种称呼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下乡的第一第二年,留在城里的人对于在广阔天地里的同学还有几许敬重,毕竟知青们有闯荡江湖的勇气。但是慢慢地高烧退去,假大空的色彩幻想剥落,知青生活的艰难境遇就显露出来,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在消磨人的意志,年复一年。

  知青中许多人需要城里父母的接济,而不能反哺家庭,我们不仅没有消灭三大差别,反而成了差别的另一面,或许要等待下一辈人来继续消灭。而且不多久,知青们面临新的抉择,是想尽办法返城(病退或困退)还是在农村成家娶妻生子,扎根一辈子?在农村安家,使许多青年焦虑,这比过集体生活艰难得多。更加困惑的是将来有了子女怎么办?我认识并尊敬的一位老高三知青是坚定的扎根派,已经在兵团结了婚、安了家,也有了小孩,最后返回上海的理由,就是牺牲自己可以,不能太对不起孩子。

  这里派生出另一个严肃的问题,即知青的孩子不该呆在农村,难道农民的孩子就要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吗?如果问题仅仅追问到此,返城的知青似都有道德负担。但是延伸下去、继续追问,情形就更为复杂:是什么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为何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分别,为何城乡之间的迁徙如此困难?如果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就不能得到合理的回答。

  中国的城市人口,几乎在三代以上都是从乡村迁居而来。我们的父辈从乡下到城里,没有类似的道德负担;今天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或以别的方式进城,也没有这种道德负担。但是,当年的知青有!因为他们有过某种扎根农村的“誓言”。还是回到这个问题,知青为何有下乡的自由,而没有回城工作的自由?正是这些问题将知青生活分成两半,开头的意气风发和后来的困顿焦虑(返城路断的焦虑,失去身份的焦虑),自然,中间还应该有一段疲疲沓沓的日子,即理想幻灭后的仿徨困惑,这对许多知青来说是一种煎熬,这也是知青文艺作品中最难着笔的部分。

青春难免无悔

  在我自己的回忆中,经常浮现的也是意气风发的头两年及最后高考上大学的欣喜,中间的卑微和纠结隐退在一片模糊的灰色之中,浑浑噩噩。知青生涯十年,有一个激情昂扬的开头,也有一个戏剧化的大返城为结局。

  有了这两头,就足以编电视剧啦。中间哗啦啦的几年时光,虽然繁重而艰辛,却流逝得分外迅快。结尾以后的岁月,也都是平凡的生活,有时难免需要以青春无悔来打底色,当然只是难免而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