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缩短最后一条路呈现苏弃蔡取态势?

http://www.CRNTT.com   2012-08-11 08:47:28  


 
  其二、蔡英文的“时机成熟下”,未有清晰地表达“条件”是什么,是否包括她过去曾说过的“不设前提”,或是其他不称条件的“条件”。但蔡英文这句话的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政治艺术。打个可能并不确切的比喻,就像是两岸当局对待“九二共识”的态度那样,对“一中内涵”予以模糊化处理,因而她的“条件成熟”,也是模糊化处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双方都认为可以接受,她就可以实施执行。

  其实,与苏贞昌的尚未踏足过大陆相反,蔡英文早已有过大陆之行,其中公开及最明确的一次,是于一九九八年十月,以“陆委会”谘询委员的身份,随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巧合的是,今年初被辜宽敏推出参选党主席的吴荣义,也是该代表团的成员),并亲耳聆听了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关于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谈话。也正是因为这个谈话,李登辉下令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研究小组”,蔡英文就是该小组的召集人。该小组经半年多的研究,作出了“特殊两国论”的结论。本来,按照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在一九九九年十月汪道涵按原计划访问台湾,向李登辉提出“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建议时,李登辉当面抛出这个“特殊两国论”的。但不知出于何原因,李登辉却提前两个多月,以接受德国记者专访形式予以引爆。据后来的猜测,李登辉是意图以此方式,拒绝汪道涵访问台湾。以此背景看,蔡英文的“条件”之说,就是如何释然她曾参与炮制“特殊两国论”的问题。

  如果说,蔡英文参与炮制“特殊两国论”,是受李登辉的委托而还不是出自其本意的话,那么,二零零零年六月陈水扁公开表示可以接受“九二共识”,蔡英文却以“陆委会”名义发表声明公开反驳陈水扁,那就绝对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了。因为她当时只是一名部长级官员,是作为“总统”的陈水扁的部属幕僚。但她却敢于“以下犯上”,就足可见她对“九二共识”的抗拒态度。在本次“总统”大选的过程中,她先是否定并批判“CEFA”,后是有条件地接受,并在败选报告中提出了“未来除了更深入研究中国的变化、与其对台战略,也应该更具体展开双向的交流,摆脱反中、锁国等错误的刻板印象”的结论,希望民进党能缩短“最后一里路”,以是已有感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