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蔡逸儒:从九二共识二十周年谈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1-26 09:15:39  


 
  从台北的角度观察,马英九政府并非在中共的压力之下,被迫「接受」九二共识,或是出于利害考量下的权宜性选择,而是主动地认为,按照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这本来就应该是台湾方面所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一中与统一本来都不是问题,一中就是中华民国,追求国家统一更是基本国策,只是后来基于内政的压力,台北转而只是策略性的多强调各自表述,而甚少再触及一中的问题。主、从之间,战略与策略之间还是应该有所区别。

  具体来看,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后来的辜汪会谈(1993),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早期的良性互动(1993-1995),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海基、海协两会后来的恢复协商(2008-目前),没有九二共识也就没有后来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2010)。九二共识确实为两岸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基础,起了中流砥柱及承先启后的积极作用,而当年两岸谈判者所展现出的灵活应变与卓越智慧都值得肯定,九二共识本身及其参与者均将留名史册。

  关于如何深化及发展九二共识,由于20年后的今天,国际大环境与当年已有非常大的不同,两岸实力对比,双边交流互动已经深化到难以想像,无法逆转的地步。如今,如果情况许可,双边高层或许应由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将两岸关系进一步引领往互利双赢、共存共荣的境地。谨小慎微固然有其长处,但让两岸由目前经济、文化等低阶政治的交流,进一步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而这或许也正是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有关两岸关系讲话的精神之所在。

  如今,在九二共识的精神指导之下,目前又引申出新的一中框架、一国两区、两岸一国等等不同的说法和试探,其实这都可以视为是延长、扩大、赋予九二共识新生命的各种尝试。胡锦涛有关一中框架的提法应该是有意为之,如果说中华民国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居两端,而把这两者串连在一起的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国的一个部分,双方可以共同努力来建构这个上层的共识,或许这就是大陆心目中的一中框架。两岸如何求同化异,在一中框架下找到出路将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智慧。

  胡锦涛的讲话已经引来马英九的间接回应,台北显然仍有各种不同考量和顾忌,政治谈判、和平协议与军事互信短期内都未必会有正面结果。整体而言,近年来,两岸关系确实已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台湾民众虽然知道中国崛起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台独并无实现可能,许多人甚至已有将来必须前往中国发展的心理准备,但大家对中国大陆的认同并未增加,未来在习近平主政下的中国大陆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扭转此一现象,而把中国自己的事搞好,这恐怕才是一切的根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