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历史探索:近代中日交涉为何日本总能达到预期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1-26 09:54:11  


 
  1882年5月22日,《朝美通商修好条约》签字,致使日本再也无法利用地缘优势独占朝鲜。此后不到两个月,朝鲜分别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签订相同条约,一个全新的“大国均势”基本成型,日本对朝鲜的独占完全破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主管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丁忧回籍守孝。趁此机会,日本人在朝鲜策划了一场兵变,杀害主导构建大国均势的朝鲜实际领导人闵妃,使刚刚成型的东北亚大国均势破局。而恰恰在李鸿章不在的时候,李鸿章的继任者张树声、老部下马建忠无法充分理解“大国均势”的意义,不知怎样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人斗智斗勇。马建忠作出一个非常错误的决断,竟然以上国身份绑架了大院君。大院君确实罪大恶极,但他毕竟是朝鲜国王的生父。此后,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大国均势不复存在。

  概况:日本巧妙利用时间点,不断制造事端,实现自己的目标

  两年后,1884年,中国因越南问题陷入南部边陲不得脱身,在战场上赢得了法国,但却不得不放弃战果。中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有各种原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距离北京更近的朝鲜又出问题。这年12月,日本策划发动政变,其目的就是利用中国正在南部陷入战争之机,而让朝鲜脱离中国,投向日本,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888年,慈禧太后让小皇帝光绪即位,经过几年传帮带,慈禧太后定于六十岁时颐养天年,让光绪帝亲政。

  慈禧太后在过去三十多年是中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从国家、朝廷立场上看,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就是大清王朝政治生活中最大的事情。因此进入1894年,就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年”,中国所有的事情都必将围绕着这件事情转。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日本利用朝鲜内部出现的小问题大肆发难。而此时清政府忙于荣誉忙于内部稳定,情报、决策、兵力布局调度、后勤保障,甚至国际沟通等,一律跟不上。中国不能为了对付日本宣布中止或暂停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那样的话,中国必内乱。中国就在那种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左右应对,日本却利用了这个机会猛攻狠打。甲午战争的结局从开始就已注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在经历了“二次革命”之后,国内严重分裂,在参战还是不参战问题上争论不休。就在这个混乱时期,日本宣布参战。但它并没有立即出兵欧洲,而是发兵中国,抢占山东,从德国人手里夺取全部权益。这件事是中国的巨大转折,此后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均与此关联。日本发兵山东而军阀政府却无所作为,值得我们今天检讨的方面很多,其中,无论如何不应该总是让内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这可能是中国在建构现代国家时最值得注意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