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国评论月刊15年 两岸思想沟通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13-02-11 00:12:45  


2008年11月1日,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两岸如何共同应对当前金融风暴”论坛,时任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薛琦主持。
 
  五是高端性。中评论坛的与会者,多为某个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论坛的主持人更是德高望重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比如在台湾,曾主持中评论坛的专家学者包括萧万长、邱进益、张京育、赵春山、高育仁、胡佛、黄辉珍、黄光国、张麟征、张亚中、宁攸武、李宗儒、南方朔、邱毅、郑安国、焦仁和、朱云鹏、王业立、林富男、林建甫、宋光宇、张五岳、邱荣举、王昆义、李允杰、苏嘉宏、丁仁方、巨克毅(故)、姜新立、余艇、谢大宁、庄庆达、汤绍成、刘以善等。与会者中,除了重量级专家学者,还不乏重要的政府官员,或前政府官员,或重要的政党代表。 

  六是公开性。中评论坛虽然是闭门举行,但所讨论的内容,整理稿全文经与会者核校之后,都会完整地在中评月刊和中评网公开发表。 

  七是不可复制性。正如郭伟峰社长所说,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其他有哪一家媒体或智库,可以连续十五年每月不间断地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时政议题,举办这么多高端论坛。两岸许多智库或团体,都会举办一些不同议题的研讨会,但没有一个智库或团体能够持续举办那么多,而且有成效。有团体曾想模仿中评社的做法,但都没有成功。 

  中评社“思想论坛”的与会者,虽然可能背景各异,立场不同,但都能坦诚、理性地进行客观务实的理论政策探索和研究,没有政治情绪的渲染,这在其它媒体或论坛不易做到的。 

  因此,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民进党新潮流大老、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说,每次参加中评社的论坛,心里都觉得感慨:为什么台湾这么多重要的蓝绿专家学者的想法,都是透过中评社这样一个媒体平台在作讨论?为什么台湾这么多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么多重要的政策参与者,就不能用其它平台来谈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