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菲律宾对日索赔为何比中国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3-03-24 10:18:18  


 
  原因二:国共分裂,给了日本迫使中国放弃索赔的可趁之机

  二战结束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共产党政权背靠苏联,国民党政权则不得不寻求美国的支援。后者在对日索赔问题上,自然不得不更多地向美国的政策靠拢。49年之后,两岸分裂,各自急于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国民党政权尤甚。旧金山和约生效后,台湾方面与日本关于赔偿问题的谈判甫一开场,日方就抛出了“大陆牌”—— 台湾当局表示与其他盟相国同,除保留服务补偿与放弃国外资产两项外,放弃一切赔偿要求。这本是援引旧金山和约中原原本本的规定,日方首席团员木村却坚持要求删除台方这一条,其理由是:“非因我方忽略赔偿之责任,乃因此条适用问题,几全部与贵国大陆有关,目前欲加规定,尚非其时。吉田首相在其致杜勒斯先生函中,曾表示中、日现所商议之和约,似难即时实施于大陆,故我方认为:有关赔偿问题,不宜列入中日相约之内。”木村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中国是一个分裂局面,大陆强而台湾弱;台湾又急需获得日本政府承认其为“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日本政府无视大陆,选择与台湾谈判,其目的就是奔着迫使台湾当局放弃对日索赔而来。

  到1960年代,放弃对日索赔又成为日本政府同意与大陆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必要前提条件。1964年2月13日,法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平正芳外相在国会讨论有关对华政策说道:“如果事态发展到北京政府作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受到祝贺的话,日本也必须考虑邦交正常化问题”。作为恢复邦交的条件,他对中国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承认日美安保条约;尊重日台条约;放弃对日赔偿请求权;保证不干涉内政等(参议院外务委员会)。迨至1970年代,中苏交恶,毛泽东担忧苏联入侵,开始寻求改善与美、日等国的关系,日本遂终于如愿以偿,以中日邦交正常化为契机,迫使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放弃对日索赔。

  原因三:菲律宾的两党政治,使政府更重视对日索赔的民意

  实行两党制的菲律宾政府,在对日索赔问题上,对民意的重视,要远远超出台湾与大陆。台湾选择放弃索赔,主要出于国民党一党利益的考虑,民意丝毫未曾参与其中;大陆方面,在1971年,虽然有部分国人期待着“可以要求赔偿”、“人手可以得到一台电视”,但同样影响不了高层的最终决策。当然,当局就放弃索赔对民众也是有所解释的,周恩来曾制定过就赔偿问题向国民作说明的提纲,这一提纲被作为指示在各地传阅。1972年8月底,周恩来又指示外交部起草《关于接待日本田中首相访华的内部宣传提纲》,并向群众做口头宣传和解释,要求大城市在9月20日前、其他16个城市在10月以前做到家喻户晓。这个宣传提纲强调说,“一些干部群众见到太阳旗就满腔愤慨……但是,日本人民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受害者,过去的侵华罪行不能由日本人民负担……要从大局出发,理解邀请田中访华的意义,认真准备,做好接待田中一行的工作。”但这种解释性的工作,与民意参与决策,还有不小的距离。

  菲律宾则不然。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不得不把对日索赔问题当作自己吸引选民的重要工具;国会议员们为了继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必须在对日索赔问题上迎合民意。1953年11月菲律宾大选,赔偿问题成为两党关注的焦点,反对党国民党提出“不赔偿,毋和平”的口号,其结果是国民党在行政和立法机构中全部胜出。由此可见菲律宾民意之所在。这种民意与政治的互动,无形中强化了菲律宾政府的强硬立场,也增加了其在与美、日谈判中的砝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