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消费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 |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8:55:37 |
消费将充当经济第一驱动力的主要依据 文章认为,1.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为今后消费增长提供了较好基础。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近年来城乡居民保持较快增速,为消费需求提供了强劲购买力。 2.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扩大消费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将拓展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 为“稳增长”中国及时出台了刺激消费的诸多政策,节能家电补贴接过此前到期的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接力棒”,在推动消费增长的同时兼顾了节能减排,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这一举措将成为当前增加消费需求的重要推手。 消费政策对增加消费便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城市消费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市流通网络建立力度不断加大,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业态共同发展。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业态遍地开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目前已建立全国商业示范社区14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00多个,覆盖8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23个省区市建成86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成1.8万个标准化早餐网点;在19个省区市升级改造960家菜市场,新增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 3.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为扩大消费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消费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数亿人口要向城市转移。 可以预计,随着80后、90后新消费人口的崛起,随着数亿、甚至近10亿人口,在就业、定居、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梯次性向各类城市迁徙,势必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造就一大批数百万、千万人口新的大都市涌现,并推动原有一、二线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化势必持续性推动极为旺盛的城市住房需求、教育医疗需求、和城乡基础设施需求等,所要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4.网络购物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国外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消费市场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往往更高,其中英国高达12%,美国和德国都达到9%;2010年韩国和美国网购用户占全国网民的比例分别为64.3%和66.0%。相比之下,中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考虑到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当前网购人口占比仍然较小、人口密度较高适合网购发展、以及消费占GDP比重正在上升等四大因素,中国网络购物的增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中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购物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居民消费仍有大幅升级空间、巨量人口基数奠定的庞大消费市场,无论是百货超市、还是作为新兴业态的网购,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升,网民的线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电商企业的发展势头旺盛,网络购物供给能力逐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这些都将有力地创造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推动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5.由投资向消费的转换过程将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一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持续增长的新空间。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低端消费将成为亮点之一。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上升;另一方面,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农民工有着“半市民”的生活习性,消费倾向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 二是服务消费在消费升级中凸显发展空间。2012年,中国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人口,这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显现出服务业的重要影响力。未来受消费者收入上升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双重推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服务业消费在总消费里面的比重从趋势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比如,文教娱乐、金融保险服务消费占比、居住服务占比、医疗保健消费占比都呈上升之势。 三是商品消费附加值增加伴随着商品功能的多样化。从消费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的升级,商品消费附加值会逐步增加。在消费长周期的前期,许多商品消费“低价放量”;到了消费长周期的后期,随着商品拥有量渐趋饱和,而收入增长也支撑消费升级,消费体现出从量变到价变的转换。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