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袭美恐怖嫌犯怎恩将仇报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10:13:08  


美国棒球比赛开始前全场为波士顿爆炸案中遇难的中国留学生默哀。
 
但“圣战”或只是表象,他们成为恐怖分子也许另有它因

  嫌犯的袭击并非专门针对美国人,目的更可能是制造轰动效应

  波士顿马拉松赛是著名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历年的参赛选手和观众来自五湖四海。今年的参赛选手来自90多个国家。对于袭击者来说,这样的赛事场合并不适合去专门“惩罚”美国人,倒是更适合制造轰动效应,引起全球瞩目。

  前述哈扎德和卡马尔虽然口口声声要报复美国,但选择的袭击地点同样是外国人聚集的标志性场所。

  制造轰动效应是“自杀式杀人者”的普遍特征

  “自杀式杀人者”是指那些通过杀人来达到自杀目的凶手。在临床意义上,这类人的杀人行为实际是自杀行为。所以这类人即便不在杀人后立即自杀或束手待毙,也会表现出“不怕死”的特征。塔梅尔兰在被警方击中后,焦哈尔驾车碾压他的身体,这个举动被警方怀疑为“弟弟帮哥哥自杀”。焦哈尔在被围住后,将手枪塞进自己的嘴里企图饮弹自尽,但子弹只是穿过了他的脖子。警方怀疑兄弟俩人事前可能有一个“自杀协议”,确保两人都不被活捉。

  萨纳耶夫兄弟可能是这类“自杀式杀人者”。这类人喜欢让自己的死造成轰动效应,这实际上出于对名利和荣耀的渴求。制造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案然后自杀的两名青年哈里斯和克莱伯德,曾幻想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昆汀.塔伦蒂诺两位大导演将会为谁来翻拍他们的故事而大打出手。而萨纳耶夫兄弟大概认为他们死后会被尊称为“殉道者”、“烈士”。

  实际上,哈里斯和克莱伯德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不以“圣战”为目的,却在发动袭击方面与萨纳耶夫兄弟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样对美国社会不满,同样计划制造轰动的爆炸。他们最开始打算制造和1995年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同样规模的爆炸,计划中包含了如事成后逃跑至墨西哥、在丹佛国际机场劫持飞机飞往纽约市撞击大楼等大话。后来计划改成在自助餐厅放置炸弹并埋伏在大门口,在炸弹爆炸后射击所有慌张逃出的人,并接着攻击学校周遭住宅区那些因为爆炸而跑出门看热闹的人;但这个计划因为炸弹没有成功引爆而被迫临时更改。

  最近美国一个涵盖16项研究的分析表明,每年每一百万美国人中有2到3人会制造自杀式杀人袭击。

  犯罪学家认为,“圣战”只是这类人发泄自己人生不满的借口

  亚拉巴马大学的犯罪学家兰克福特指出,即便自杀式恐怖分子声称是为了一些理念而战,但其实他们和其他自杀式杀人者一样,采取行动往往出于某些更深层、更私人的原因。这些杀人者都深深感觉到自己是牺牲品并坚信自己的人生被那些欺侮、压迫或虐待他们的人给毁了,至于这个想象出来的施害方是敌对的政府(针对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还是凶手的老板、同事、同学或是家庭成员(针对赵承熙这类自杀式枪手),并不存在什么差异。兰克福特通过对包括采访、个案研究、袭击者的自杀记录、殉道录像带和证人证词等材料的研究,发现尽管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可能接受了某些组织灌输给他们的一些理念,但他们最初的动机还是希望去杀人和被人杀,这恰恰与大多数杀人狂的动机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不是塔梅尔兰们被“洗脑”成恐怖分子,而是他们借恐怖主义来宣泄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塔梅尔兰的人生似乎从大学开始走下坡路,先是辍学,然后是失业,靠领救济金和妻子辛苦的护工工作来生活。焦哈尔在上大学后也遇到困境,几乎被学校扫地出门,他还非常崇拜哥哥,受哥哥控制。

  因此,更应关注个人问题,而不是轻易指向民族性或意识形态

  每当发生这样的恐怖袭击,就会引发对民族性、群体特征、文明冲突、宗教、美国霸权等话题的讨论。这次有媒体直呼嫌犯为“车臣兄弟”,以至于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急忙发表声明撇清:“他们在美国成长,他们的观点和信仰均在美国形成,你们必须在美国寻找他们罪恶的根源”。而中国网友则习惯于探讨“世界人民对美帝霸权的反抗”。

  而另一些人的视角集中在嫌犯的成长历程。有美国学者在《纽约时报》撰文《青少年留美融入社会难,游走边缘压力大》,指出爆炸案“应该促使美国人自我反省。我们是否在使那些在孩童或青少年时,就移民来美国的人融入美国社会方面,做了足够的工作”。这样的评价,应该是更有针对性的。

结语

  首先把恐怖袭击的制造者看成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身份概念,是我们应该养成的思维习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