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和平论坛成为促进政治对话推力

http://www.CRNTT.com   2013-10-12 08:59:35  


采用沙龙对话的形式,在两岸交流对话中第一次出现。(中评社记者摄)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讯/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所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定了国共两党和两岸当局必须完成的五项工作任务:一、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二、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三、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四、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五、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当时,由于台湾地区是由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而其党纲仍然坚持“台独”内容的民进党掌政,因而上述五项工作任务,只有其中的第五项“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可以进行,每年都定期举办“国共论坛”,及国共两党领袖进行会晤。其余四项,则无法进行。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日,主张一个中国的国民党重新夺回台湾地区的执政权,并由马英九执掌,为全面贯彻落实五项工作任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组织条件。但是,马英九为了要做“全民总统”,想把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所获得的五百多万选票也尽括囊中,因而走了一条与传统国民党、尤其是经国民党主席确认的五项工作任务并不完全相同的路线,不但是在“陆委会”主委人选上,讨好民进党和李登辉,而且还推行了一条“只经不政”的海峡两会协商路线。因此,五项工作任务,只能是完成属于经济范畴的第一项“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第三项的“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而一直拒绝进行属于政治范畴的第二项“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第四项“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

  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只经不政”的结果,就是使经济协议未能获得充分的政治保障。尽管两岸签署了十九项协议,达成两项共识,与此同时大陆向台湾“让利”,但马英九却无法也不可能将之运用到经济运行上来,因而无法实现自己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作出的各种经济及民生承诺,使自己的民意支持度由盛转衰,最后陷入只有个位数的低谷。而且,还出现了“逆反”的情况,那就是本来台湾各行业发展大有益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由于宣导不足,而遭到善于见缝插针的民进党的曲解,令到部份本来也支持两岸交流的民众产生误解,民进党更是“食住条水”,在“立法院”搞了个违反惯例的“逐条审查,逐条表决”,多次霸占主席台,而致无法开议;即使是有利于台湾人民福祉的“两岸互设办事处”议题,民进党也诸多阻挠,硬要将只是适用于国际关系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内容强塞进去。因此,两岸协商就遇到了“小瓶颈”,“ECFA”的各项后续议协议,都无法继续洽签。当然,这个状态,更是成为两岸协商无法进入政治范畴的“大瓶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