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钱荒”再现凸显调结构之坚

http://www.CRNTT.com   2013-12-24 08:41:45  


  中评社北京12月24日讯/临近年末,银行又现“钱荒”迹象。19日,由于部分金融机构未能轧平头寸,银行间市场本币交易系统被迫延迟至17时收市,而不少品种加权利率均刷新了6月“钱荒”以来的纪录。其中,1个月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跳涨至8.42%。与此同时,市场上还传出银行间同存违约的传言。为此,19至21日,央行连续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这显示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的确已经比较严重。

  中华工商时报发表评论员阮修星文章分析,从表象来看,资金面紧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存款准备金净上缴压力,以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季末“冲时点”,要求各金融机构补充资金满足合规要求;其次,央行意外连续第五次暂停逆回购,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进程缩减QE规模,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造成的存款搬家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多重因素的交织,导致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借钱”行列,从而造成了资金供需紧张的局面。

  但是,在“钱荒”的背后,凸显的却是中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格局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艰难。在上述看似合理的理由背后,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并没有吸取6月“钱荒”的教训。一方面,它们并没有真正调整业务结构,甚至赶在银监会“9号文”下发之前,继续做大同业业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没有很好地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文章认为,尽管与6月份的“钱荒”有所不同,但本次资金紧张的背后,依然是结构性的缺钱,依然是因为商业银行将钱过度地集中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高杠杆化的理财产品等业务中,没有投放到迫切需要资金的中小微型企业手中。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中国的金融机构不能真正地调整业务机构,去除畸形的高杠杆,只要上述几个因素叠加的话,在2014年中国的银行还会时不时地闹点“钱荒”。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