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白日火焰》证明国产艺术片仍一息尚存

http://www.CRNTT.com   2014-02-19 12:24:32  


 
延伸阅读:金熊奖是对中国艺术多元的肯定

  2014-02-17 11:33:14 来源:长江日报   

  由刁亦男导演的电影《白日焰火》摘得本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白日焰火》成为了继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后再度拿下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的影片,也成为第四部在柏林斩获金熊的华语片。 

  除《白日焰火》外,另也有十余部华语电影入围电影节的不同单元,其中,有多部电影分获不同奖项,《白日焰火》男主角廖凡亦获得银熊奖最佳演员奖。不少人因此将这一晚称作柏林电影节的“中国之夜”。 

  作为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齐名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一直以坚持艺术性,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为指向。而金熊奖则与其他电影节奖项、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一道,被视为国际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项。对电影工作者来说,能够获奖,无疑是对其个人及团队艺术创作的最高肯定。从另一方面看,以艺术性为最高指标,电影节上取得的成绩,也能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电影艺术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华语电影频频入围各大国际电影节,虽然未必在奖项上有所斩获,但不难发现,一种国内电影产业不断与国外电影产业“接轨”,国内电影走向海外,海外电影市场渐渐接受国内电影的趋势已经形成。而这种文化作品、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拥抱,与中国日益扩大开放的势头比肩而行。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受到海外关注。电影就像一个社会的窗口,透过电影作品“划出”的“独立世界”,创作者拼连着现实与想象的不同片段,阐释着自己对社会、国家、人的理解。在另一个角度上,观影者也能从这些电影中,了解或一定层面上理解一部分的中国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事实上,说到对华语电影的关注,《白日焰火》算不上一个开始。仅仅是回顾前面三部获得金熊奖的华语片,从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喜宴》,到《图雅的婚事》,每部电影都从不同侧面展示出华人世界的一角。而这些电影,或者同类带有国家性、民族性甚至政治性特征的电影,往往更容易受到评委青睐,得到相当高的赞誉,但回到国内,这其中的一些电影可能会受到极大争议。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结果是,参赛影片与国内上映影片,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类型上,都有着一定的有意无意的区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三部华语影片,并不给人传统国内竞赛影片的印象。以《白日焰火》为例,该片穿插着爱情、悬疑和犯罪等诸多元素,在侦探悬疑片的基础上探讨人性,没有局限于历史、武侠、写实题材的框架。如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所言,体现了当今中国电影的新意。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变化并不是艺术创作从一种形态走向另一种形态,而是更丰富的创作方式。 

  客观而言,电影创作、电影获奖,都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就像电影的题材一样,既可以是反映国家民族历史的史诗巨片,也可能是深入内心解剖人性的深刻追问。电影选择从哪一角度切入,又受到何种程度的认可,没有定论,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以《白日焰火》为代表的华语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当代艺术思路、表达形式拓展的一个缩影。它用电影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多元的中国,而藉由电影的推广、获奖,世界又能从中看到、认识到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多元。文艺作品形态的多样化,是文化繁荣的必然,也是社会开放多元的必然。(付小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