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新型城镇化透视市域“城市群”

http://www.CRNTT.com   2014-04-12 08:12:50  


 
  从新型城镇化透视城市群

  文章提出,从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城镇化布局主体形态经历了小城镇、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等三次路径选择。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民富裕起来,中国主要以开办乡镇企业来建设小城镇,使农村人口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推动城镇化发展。但实践证明,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很多乡镇企业由于市场信息沟通不畅、资金不足等原因,最后纷纷倒闭。

  上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整体开放。以外商投资为主导的大型工业园区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纷纷落户,吸引了大量人口向东部城市聚集。自此,以大城市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布局逐步形成。从正面来看,在这一格局下,大城市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给农村适度集中经营提供了前提,带来了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以东部大城市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由于人口数量的陡然增加,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致使这些大城市国有土地价格上升,促使房价飙升,并催生了工资上升的压力。而中国这3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的就是低廉的农村劳动力成本。二是“大城市病”凸显。城市人口和功能过于集中,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综合征日益加剧。三是城乡结合部管理真空。一些外来人口过多集中在城乡交界处,造成了小产权房、城中村等问题。四是由于拆迁、征地,使一些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征地。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农民利益受损、缺乏保障的问题。

  随着中国城镇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群形态更加明显。城市群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向。城市群是中国推进城镇化布局的第三次选择,也是城镇化加速阶段的战略选择。中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不过,虽然城市群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但在此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实际问题。比如,中国现有城市发展水平整体仍然较低,行政色彩浓厚;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中心城市作用和贡献率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城市群等级体系不健全,缺少次中心城市;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格局;对于跨省域的城市群,政府之间协调能力不足;多数城市群仍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此也作出了明确布局。

  未来中国东部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在优化城市群的基础上,逐步打造一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沿海发达地区,有条件的中心镇要发展成为小城市。而在中西部地区,则是重点培育大批中小城市。按此规划,中国的城市数量就会在657座城市、近2000多个县城、1.9万多个城镇的基础上,增加近百余撤县设市的城市。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这些发展起来的城市,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合理分工,将是与此有关的城市群规划在下一步必须审慎研究、切实落地的问题。

  城市群是城镇化布局重要的资源配置要素。那么,城市群与都市圈有何不同呢?就都市圈而言,大城市就像一个主机,都市圈内的每个城市就像是一个终端;而城市群则是一个网络的概念,城市群内的每个城市都是一个枢纽节点。各城市相互支撑、相互依靠,城市规模有大小、功能有不同,但在利益上是平等的主体。在城市群的规划设计上,强调的是双赢和多赢效应。

  上海应该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率先走出一条符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镇化新型主体形态的路,将上海市域城市群体系作为上海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如果上海各区县的城市群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城市体系,实施打破行政区划疆界的管理、规划制度创新,就能在更大的范围里科学配置要素资源,推动城市群内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健康有序地推进上海城镇化进程;如果上海各区县的城市群可以通过区域的功能结构来整合周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分工,必将更有利于城市间的产业联系,引导劳动者的分流和迁移,疏导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上海各区县城市群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加快城市间的集聚和辐射效应,还将加快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农民进城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