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金融风险或已进入敏感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5-18 08:07:37  


 
  4.信息不透明潜藏金融风险

  虽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国家以“发起-分销”证券化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影子银行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显而易见,信息不透明是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共同特征。事实上,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与金融机构的主动金融创新不无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信息透明的要求未能贯穿创新始终。在最极端情况下,由于很多影子银行业务引入了复杂的交易结构和多家金融机构,即使是金融机构管理层都无从知晓实际业务的风险暴露情况。

  金融市场典型理财产品的资料介绍,与基金销售大同小异,只提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使用资金的方向。这样一来,由于理财产品运营为虚拟机构,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不是投资者可以随时知道价格表现的标准化资产,因而投资者无法准确及时掌握产品的实际风险状况,投资过程完全成为“黑箱”。而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运用的资产池一端,可以任意搭配,即使出现兑付风险,也可以通过滚动发行勉力支撑,始终可以向市场兑付销售时的预期收益率。

  这种信息不透明下的庞氏融资风险,因为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追逐而迅速膨胀,真实项目的融资风险得到了较好的隐藏。事实上,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项目经营彻底失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收益抵补方式进行处置,并列为营业外支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理财产品可以滚动发行,就很难真正出现理财产品的运行风险。

  与此伴随的是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急剧上升。据有关机构统计,2013年度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发行数量为56827款,发行规模约为56.43万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5.87%。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通常,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能力要优于影子银行,即使按照1%的不良率计算,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隐藏为数不少的不良金融资产,需要值得高度关注。

  金融风险积聚影响宏观调控

  文章表示,经济与金融密不可分。经济下行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与释放,也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并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干扰。具体来说,不断释放的金融风险必然限制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金融制度或将会加快出台,房地产特定行业波动风险将会受到密切关注。

  1.限制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反映出货币政策总基调趋向稳中趋紧。2013年,中国货币市场多个时点出现阶段性紧张行情,特别是6月初的“钱荒”和12月份的“钱紧”,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预期整体偏紧。但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和释放出现明显的变化。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9%,比上月低0.52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8%;比上月低0.51个百分点。其背后机理是,过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将会加剧局部和整体金融风险的释放,有可能会影响到宏观金融稳定。因此,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和金融风险加快释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趋向紧缩的空间将会得到一定的约束。4月22日,为提升金融支农力度,中央银行降低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了定向宽松的政策。

  但同时,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也会受到明显约束。从根本上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引发资产泡沫增加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在中国货币存量规模巨大且总体货币产出过低的情况下,如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只会加速货币创造的过程,鼓励社会投机与炒作,进一步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必然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将会收窄,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货币政策宽松的上限,而维护金融稳定则成为货币政策紧缩的下限。为消化巨额存量货币,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将“防风险、化存量、升效率”很好地结合,可以为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