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归不来,归来 | |
http://www.CRNTT.com 2014-06-06 11:47:36 |
捷克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笑忘书》中写过一句名言:人类对抗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强制性地抹去整体的部分记忆又或“国家失忆”是符合逻辑的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管理的必然结果,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之一。不过,一个记忆不完整的民族要如何真正的自省,要如何与对历史有不同认知的外部世界对话与接轨? 有评论指出,《归来》已经越过了对文革题材“能不能谈”的层面,进入了“能谈什么”、“谈到何种程度”的层面,这算是一种突破。不过,对于即将来临的六四,当局还是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根据境外媒体报道传出的消息,律师、学者、媒体人陆续有人被刑拘或被带离,维稳力度似有升高。笔者前阵子到广州某家书店查找一本摄影集,里头据说收集当年一名男子站在坦克面前的标志性新闻照片,但该书店称,摄影集因为“一些原因”而下架了。 中国国运多舛,《归来》片尾的时代背景已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原本可以引入一个寓意时代“新起点”的结尾,但导演张艺谋还是选择了与中国国运较契合的苍凉结局。 大雪中的火车站,陪同冯婉瑜去接“陆焉识”的陆焉识,举起了写着“陆焉识”的牌子等着永远不出现的”陆焉识“归来,这最后一个镜头也是全剧最震撼、最残酷的镜头。这极其荒谬的一幕,凸显了个体深受“把人变成鬼”的时代摧残,两张苍老的脸孔望着不带希望的远方,心中隐忍着多少无奈与悲戚。 影片与其说是等待着被平反的先生归来,不如说是等待着“被失忆”的妻子归来,等待记忆的归来,等待伤口的愈合,等待社会和人走向正常化。时代的洪流推着人们向前走,信息的流动已非人为设置的防火墙所能阻挡,历史记忆总能从各种管道中一点一滴地拼凑出来,民智民心的开启势必由下至上带动社会走向民主法治的建立,而完善的民主法治终究才是国家免于患上”集体精神病“的保障。 所有“被失忆”与“被妥协”的,相信,总有一天也都会以某种方式,归来。 作者:沈泽玮 联合早报2014年06月02日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