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汤一介:父亲汤用彤的矛盾心态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13 12:11:31 |
延伸阅读: 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访谈录(节选) 2014-09-10 14:56:08来源:搜狐文化 纵然再活千遍万遍,我的选择只有一个——北大 康香阁:您和北大朝夕相处已 63 载,北大培养了您,也让您和您的家人经历了 20 年的种种磨难,但您却不止一次地说“在那生活转折的各个关头,纵然再活千遍万遍,我的选择还是只有一个——北大。”您是不是可以谈谈您在人生转折的重要关头,如何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北大? 乐黛云:第一次选择北大是在 1948 年。那一年我才 17 岁,我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大学,还有我的母校贵州中学已决定保送我免试升入北京师范大学。在这 4 所大学中,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北大。那个时候我只是一心一意要参加革命,而北大是当时最革命的、最开放的、最能培养自由思想的地方。 父亲坚决不让我上北大,其理由是,北京眼看就要被共产党围城,兵荒马乱,一个 17 岁的女孩子出去乱闯,无异于跳进火坑!他坚持我必须待在家里,要上学就上家门口的贵州大学,经过多次争吵、恳求,直到以死相威胁,父亲终于同意我离开贵阳,但只能到南京上中央大学。他认为共产党顶多能占领长江以北,中国的局面最多是南北分治,在南京,离家近,可以招之即回。但我的意愿是立即奔赴北京,去革命!母亲支持了我。我们对父亲只说是去南京,母亲另给了我 10 块银元,默许我到武汉后改道北上。到武汉,我找到了北京大学北上接待站,坐江船到上海,从上海坐海船到天津转道北京。 康香阁:您的理想是到北大参加革命,您到北大后参加革命了吗? 乐黛云:当然参加了,北大的革命气氛非常浓烈,我很快就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1948 年秋入学,194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做地下工作是单线联系,我和我的领导人,常在深夜月光下借着手电筒的微光校对革命宣传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校对一本小册子,封面用周作人的《秉烛夜谈》作为掩护,扉页上醒目地写着真正的书名:《大江流日夜,中国人民的血日夜在流》。那时做地下工作非常符合我的浪漫精神。记得当时分配给我们的任务还有调查北京哪些建筑不能炮击,绘制成方位图,传给解放军;还要分头去劝说名教授,请他们相信共产党,不要去台湾。我劝说的对象是沈从文先生。 康香阁:据说,当初您报考北大报的是英文系,后来上的是中文系,这好像和沈从文先生还有一点儿关系? 乐黛云:是的,我投考所有大学时,报名都是英文系,报考北京大学也是如此。我父亲是贵州大学英文系教授。我家里有许多西方文学书籍,我从小就开始读西方的小说、诗歌,如雪莱、拜伦的作品等,非常喜欢西方文学。可是,鬼使神差,我却上了中文系。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看中了我那篇入学考试的作文,我还记得题目叫做《小雨》,他觉得还不错,就把我录取到了中文系。没想到后来沈先生和我在中文系都经历了很多磨难。 康香阁:去年我在准备做汤先生访谈时,曾读过汤先生的一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这样写道:“1950 年乐黛云作为北京学生代表途经苏联到捷克参加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她俄语好,当时我非常担心,怕她跑了不回来了。”结果您还是回来了。我在想,这是否可以算作是您选择留在北大的又一次重要抉择? 乐黛云:你说得很对,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次重要选择。1950 年暑假,发生了一件我完全意料不到的事。有一天,我突然被通知立即到王府井大街拐角处的中国青年联合会报到,只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具。和我一起报到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20 余名学生。我们就这样仓促组成了参加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的中国学生代表团!我们从满洲里初出国门,坐火车先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彼得堡)、基辅等地参观,然后去捷克布拉格开会。一路上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到处是红旗飘扬,鲜花环绕。人们欢呼着,高唱国际歌,双方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国外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回国的前两天,我突然被秘书长召见。他问我是否愿意留在全国学联驻外办事处工作,待遇相当优厚。当时的办事处主任就是后来曾经担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吴学谦同志,他说,留下来,将来可以上莫斯科大学。我考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随团返回北大。如果我留下来,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就完全改变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