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外国人为何不再热衷到中国旅游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30 11:26:10 |
美国是个很好的例子,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美国在2013年的国际旅游收入是1396亿美元,第二位的西班牙是604亿元,整整多出了一倍多。美国是怎么做到的呢?分析其旅游进口收入构成会发现,直接收入分为了旅游观光收入和游客交通收入两大块,前者是美国旅游从业者提供各种游览服务,后者则是在游客交通花费中属于美国从业者的收入。2012年,美国的旅游收入中,前者为1262.14亿美元,是后者的3.2倍左右。而美国旅游产品、服务的丰富度之高实在令人咋舌——一个显然的例子是,除了自然风光外,美国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主题公园等等旅游景观,又能衍生出各种产品和服务。其它非直接的旅游进口收入就更恐怖了,2012年光是专利费和授权费就有1241.82亿美元,和直接游览收入不相上下。 反观中国,非常单调死板。以北京为例,《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3》权威数据是,一个外国人在北京旅游,平均每天花的最多是交通费,在游览方面的消费才占5%。在购物方面也只有五分之一。这和中国游客在外疯狂地购物有很大区别。其它省市的数据也和北京的差不多。 所以,问题在于旅游产品的质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配套和服务的话,那么既吸引不到人,更不用说吸引钱了。 造成不热衷的深层根源 核心还是在国内有着海量游客,供需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改进动力 尽管入境游的外国人在减少,不过国内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都在持续增长。反正对旅游有需求的人有那么多,所以质量低也无所谓,缺少提高的动力。最新的一个例子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最近媒体报道是,国家发改委的海南国际旅游岛评估报告未过专家审评。评审未过的原因,主要是海南省的旅游经济比重依然偏低,国际游客人数偏少,以及旅游环境和管理与规划有差距。 改进产品是需要有创新精神的,然而,国内的大型旅游公司以国企为主,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像是少林寺这样的优秀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许多地方都会虎视眈眈,希望借它来提高自己的地方财政收入。所以除了旅游央企之外,每个省也都有自己的旅游国企。这些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也害怕做决策。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