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俄罗斯四次现代化为什么都走进了死胡同?

http://www.CRNTT.com   2014-10-10 11:43:36  


 
  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速的任务总是增加于掌握新技术,甚至连垂死挣扎的苏联经济也渴望“加速”,而不是改革。

  俄罗斯-苏联现代化的关键点相同:意识到国家落后的领导人先找到改革的资金来源,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然后致力于尽可能地扩大由初级技术转移产生的经济。当技术过时后,新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到来。同时,俄经济在每个新周期中都是“单一”的,通过动员有限的几种资源来完成向新发展阶段的过渡:17-18世纪半数出口是木材和大麻纤维,苏联工业化时期面包和黄金占出口的60%,当代俄罗斯70%的出口是燃料能源产品。

  因此,没有一次现代化最终实现了达到同时代水平的工业化,它没能让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获得平等地位。

  “代理投资体系”方向错误

  俄罗斯所有现代化都是在国家决定经济增长目标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家也是投资的主要来源——税收被投向所谓的重点行业。由于重点不以效率为前提,长期以来,资金被从相对成功的行业转移到至少不明显有效率的行业。这制造了一种政府积极行动且成果卓著的幻觉——但每一次新转变都导致生产者减少和官僚增长,并产生大量没有意义的资产。

  我们将这种投资机制称为“代理投资体系”。如今,它包括预算、国家福利基金、外贸经济银行、国有银行和企业、直投基金和经济特区的直接补贴。该体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预算和央行把盈利企业的收入转给亏损企业。它忽略了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我们的问题与其说集中在宏观层面,倒不如说在微观层面——企业和公司。国有企业的死板是俄经济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小企业数量仍然维持在2009年危机后的水平,中型企业正在减少。我们相信,宏观效率是微观效率的总和。不管规模和方式如何,把奖金投向严重依赖国家投资的部门都是错误的。

  须摆脱传统苏俄管理方式

  结论如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