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新目标新理念引领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5-11-04 07:27:10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幷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奋斗目标来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人民论坛刊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文章表示,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思考,一定要紧紧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来确定。先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怎样描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从这个新的目标要求看,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而且,这些重要领域也还都有新的要求。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要有利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要有利于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确保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这里面是有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因此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既然是要为稳定经济增长服务,那也就要求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除了经济之外,还有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重要领域,哪个都不能少。比如,在社会领域,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应当说,这个领域的任务是极其繁重的,也是有数量和有质量要求的。我们设想,如果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大的突破的话,这些硬任务很难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牢牢把握哪些新的理念?

  文章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常态下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与此同时,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如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惠民生,担子不轻,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不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发展就难有活力和成效,就难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在“十三五”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必须办好。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难题,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就必须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自己的发展理念。

  那么,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把握哪些新的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这五个理念,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思想灯塔,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思想重器。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颗闪闪红星”融入。可以说,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生命力。按照这些理念去推进全面改革,这样的改革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只有老百姓支持的改革才能推进下去。如果离开了这些理念,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错路。

  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围绕哪些重点领域展开?

  文章提出,未来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围绕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理念来展开。要使这些理念能够落地,就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改革,特别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具体来看,在服务这五个理念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点领域呢?

  从创新来看,如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如何培育发展新动力?如何拓展发展新空间?如何构建产业新体系?如何构建发展新体制?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从协调来看,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如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从绿色来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如何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如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需要重点关注。从开放来看,如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并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如何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如何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如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如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需要重点关注。从共享来看,如何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如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如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如何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如何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如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需要重点关注。等等。

  从以上领域来看,未来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多。主要选择以下方面: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行政体制改革;二是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财税体制改革;四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五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六是适应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并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改革;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和保障体制改革;八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改革。这些改革要着重加强利益关系调整、资源要素分配。重点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基本遵循,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文章表示,如果用一句话讲,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改革进程势如破竹,改革共识不断凝聚,改革效果正在显现。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那么,如何能够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经济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解决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二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回顾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会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它对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和传导作用。应当说,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就能对其他领域的改革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三是由中国当前所遇到的挑战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面临国际需求支撑减弱、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条件发生新变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等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有效解决好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怎样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在体制改革总体布局中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方法论问题。可以用“以点带面”来概括,这里的“点”指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面”就是指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五位一体”制度建设的改革总体布局。只有“点”的问题实现突破,“面”的矛盾才能得到有效化解。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广泛,任务繁重,只有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才能有力地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以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