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关键在革除体制机制之弊 | |
http://www.CRNTT.com 2016-04-29 08:20:28 |
中评社北京4月29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6日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京华时报发表特约评论员徐立凡文章表示,振兴东北时间表的提出,意味着经过10多年的探索,自2003年启动的振兴东北战略,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操作路径。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的部署:加快国企改革、兴办民营银行、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等,旨在通过改革带动新经济发展,增加东北经济的“造血”功能;专项解决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规划建设东北地区沿边铁路、向东北地区倾斜性投放企业职工养老金等,旨在通过财政的倾斜输入为转型提供缓冲,防止转型造成民生阵痛;将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等打造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体制的先行区等,旨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能够适应东北经济转型,能够与市场完全对接的经济治理方式。 这些部署既考虑到了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也借鉴了世界标志性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经验和教训。英国伯明翰、美国东北部锈带地区、德国鲁尔地区,都曾经历“繁荣B沉沦B转型”的演变过程。从这些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过程可以发现,中央实施倾斜性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硬环境必不可少。而能否转型成功,则决定于是维持旧发展模式和思维惯性,还是抓住机遇促进多元化发展。 振兴东北不缺乏机遇。国家层面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为东北充分发挥既有优势,提高传统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此外,“一带一路”战略为东北经济融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亚欧经济圈,并发挥关键的节点作用提供了操作空间。从发展环境、经济空间、经济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看,东北的机会都不亚于沿海地区出口型经济发育之时。 文章称,不过,东北地区也存在不少制约转型和发展的因素。资源型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环境透支,旧账较多等,让东北背负了沉重包袱。特别是,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相匹配的体制机制,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强大,加重了东北经济之“锈”。 文章指出,振兴东北不能只靠中央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放、发展民营经济和新产业等硬件建设,关键还要看能否强化软环境建设,革除体制机制之弊。过去,基于重工业基地和过高国企比重建立的经济管理体制,该破除的需要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思维惯性,该更新的要更新。相对而言,硬件建设有成熟的规划和投入经验,而软件建设则更多需要自觉探索、自我革命的勇气。可以说,振兴东北时间表的提出,也为破除旧束缚旧思维,建立起能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时间表。 建立与市场对接的体制机制,指向的就是从国企改革破题,带动地方社会和经济治理方式的变革。这是振兴东北的主要命题。变革越果断,民众的预期越明朗,社会资本的配合度越高。能否出现这种协作效应,尽早收获变革红利,不仅是东北的待解命题,也是全国改革的共同命题。 振兴东北,关键还要看能否强化软环境建设,革除体制机制之弊。振兴东北时间表的提出,也为破除旧束缚旧思维,建立起能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