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智库:中美博弈原则不交易 经贸可协商

http://www.CRNTT.com   2018-06-04 00:09:38  


 
  从此次美国参众两院535位议员全票通过“与台湾往来法”可以看出,美国国内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反华势力。这股反华势力的政治基础,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核心——军工复合体、财团、媒体、智库、教会以及对在全球化下失去中低端产业工作机会而极度不满的工会、“红脖子蓝领”阶层等。从中不难发现,美国反华势力的政治基础是非常深厚的。中国驻美使馆成立近四十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努力竟然难以影响哪怕是一位参众两院议员,这就深刻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不稳固、不深厚,不牢靠,这是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阻力所在。 

  引发美国保守主义势力对中国做出一系列挑衅和改变政策举措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对于中国发展的战略猜疑与战略焦虑。他们完全忽略了全球化与地缘经济几十年来的影响和作用,无视今天的中美关系发展和利益联结已经到了休戚相关的密切程度;反而认为全球化和中国崛起是导致美国衰退的最重要缘由。

  而对于中国的战略猜疑、误解和焦虑,更是近年来弥漫在美国战略界和智库、媒体的一股浓厚毒雾。一反过去的“中国崩溃论”,他们将“中国威胁论”乃至“中国经济侵略论”作为战略塑造和舆论煽动的焦点。他们始终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崛起与发展。特朗普政府的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就是其中的典型。2011年,纳瓦罗在其与人合着的书中夸张地宣称,中国产品导致5万个美国工厂关闭,让25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而2015年出版的《卧虎:中国军事化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书中,他更主观地分析中国军事崛起的意义,认为中国可能成为当年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帝国的翻版。这种自我演绎的战略幻想和猜疑严重误导了美国政治精英对华战略态度。

  而战略猜疑的观念一旦发酵,就可能成为自我实现式的预言,导致敌对状态。从目前的种种事态看来,这种战略猜疑的恶意种子已经深入美国高层政治精英的思维观念中。今天特朗普政府内,从国务卿、国防部长到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经贸顾问、贸易代表,无一不是鹰派人物,有的甚至是极端鹰派,如新任命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博尔顿向来主张单边主义,无视国际社会。他公开呼吁“轰炸伊朗”,强硬对付中、俄,甚至主张美国与台湾恢复外交关系,呼吁美国政府重新审视“一个中国”政策。难怪《纽约时报》称“博尔顿真的很危险,没有人会比他更可能带美国走向战争”。

  《与台湾往来法》签署后,特朗普政府立刻派出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副助理国务卿黄之瀚和商务部副助理部长史宜恩访台。其意图不外一是试探中国的战略定力;二是造成法律生效的既成事实,为未来高层级的美台官员互访做准备;三是为台湾打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