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台湾应思考趋吉避凶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8-06-23 00:34:18  


 
  为什么特朗普上台后,对于中共的战略定位和中美关系的看法,会出现如此显着的变化?2018年1月30日,在特朗普发表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找出了这样的答案,那就是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已受到来自中共的挑战”。引用大陆学者王缉思和美国学者李侃如(Ken Lieberthal)的共同研究指出,这是因为中美双方不断增长的“战略互疑”(strategic distrust)所造成。

  王缉思和李侃如把“战略互疑”归纳为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不同的政治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二是对彼此的决策过程以及政府和其他实体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够;三是对中美之间实力差距日益缩小的认识。两位学者认为,第一个来源强调的是中美之间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大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建议中美双方应解析和处理产生“战略互疑”的上述第二个和第三个来源,如透过改善彼此对对方国家国内形势的认识,以及更加有效开展双边和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来建立“战略互信”。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许多敌视中共的言论,这与他“反建制”的选战策略有关,目的是以操弄民粹来争取白人中下阶层的支持。因此,特朗普抗拒全球化,认为美国并没有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巴黎气候协定”等多边协议获利;他也质疑传统联盟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故主张以单边主义和双边谈判来达成“美国优先”的目标。

  但特朗普的商人性格使他在就任后很快就改变了立场。例如,“川蔡通话”虽导致中共的疑虑,但他上任后经过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多次会晤,双方反而建立了层次更高、协商议题更广的沟通管道,即从战略及经济对话,扩至包括外交安全、全面经济、执法及网路安全,以及社会和人文等四项领域。尤其针对敏感的军事安全部分,两国提出了建立“联合参谋本部对话机制”的构想,以避免危机升高。但毕竟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美景,中美关系还是呈现严重的战略互疑,而根本的问题就是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认知。

  首先,美国认为过去对中共采取的“围堵”(containment)、“接触”(engagement)、或“围堵加接触”(congagement)战略,并未成功促进中国大陆的和平演变;换言之,中共并未接受美国眼中的普世价值,也没有采用美国引以自傲的政经发展模式,就已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并且成为世界舞台的要角。

  其次,中共虽强调不做霸权,但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就已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挑战。例如,在安全领域方面,习近平虽强调“太平洋够大,应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但美国仍担心“一带一路”建设将使中共走向海洋,进而挑战美国传统的海上强权地位。在经济领域方面,中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制造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已对美国的传统优势形成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也将动摇美元享有的金融霸权地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