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借助政策能量 激发民资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9-04 10:27:51  


如何激活民间投资,对锺情储蓄的中国人是一种挑战。
  中评社北京9月4日讯/继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中旬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民间投资“20条”,已于近日上报国务院。

  第一财经发表社论表示,支持民间投资发力的政策措施陆续浮出水面,一个直接背景正是政府冀望通过拉动民间投资来弥补公共投资的不足。尽管中国经济回暖基础逐渐确定,但仍然处于爬坡阶段,相关政策的力度不可轻易放松。由于前期主要依赖政府主导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争取民间投资在公共投资发力之后的有效跟进,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也日益增强。

  同时,民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众所周知,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在这个背景下,要扶持中小企业、激活民间投资,就需要一定的扶持措施,使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进而发挥出特定的作用。

  文章称,从长远而言,非公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理论上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中央一直在强调,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作用,现实意义明显。而近年来最大力度的动作,当属2005年初的非公“36条”,一度刮起旋风。遗憾的是,非公“36条”几年来的落实却是举步维艰。

  可以说,当前强调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及对于民间投资的鼓励,既是短期目标刺激下的手段,亦是长远需要形成的考量。无论如何,从政府角度而言,为民营经济创造出公平竞争的环境,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使其真正享有“国民待遇”,都是必需而紧要的任务。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很多困难,说了多年,已属老生常谈。比如,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市场进入壁垒的问题;民企融资困难,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些行政部门审批事项繁多,既给民营企业发展增添了阻碍,也打击了很多创业者谋求发展的士气,等等。这些问题,积淀已久,认识容易解决难。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力争保增长的过程中,还遗憾地出现了“民消国长”的现象。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究竟是国有控股,或是民资控制,或是有动态调整,原本都是正常的事情,但之所以称为现象,是指在一些竞争性的领域,一些地方以行政性的手段,而非依靠市场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如在钢铁业的并购潮中,“民消国长”的现象较为凸显,其背后隐藏着降低效率等多方面的损失;在房地产业中,央企表现得越来越强势,这跟国有资本在这一竞争性领域中的定位不相吻合。

  还应该注意到的一个背景,是一些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当然与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核心技术的缺乏等问题息息相关。同时,目前正在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可能加剧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个现实,或会影响部分民营企业参与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文章表示,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署,以及媒体报道的鼓励民间投资“20条”的相关内容看,政策的重心落在了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研究设立更多面对民企的融资平台、税收减负政策,以及删减繁多的行政审批手续来为民企“松绑”等多个方面,针对性可谓相当强,也极具现实意义。

  这就是说,为了争取民间投资的有效跟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中央在下大的决心,试图努力打破一些垄断行业形成的固有格局,改变部门利益“绑架”公共利益的现象。同时,通过在许多领域,包括服务业当中降低门槛,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并力图打破金融抑制现象,针对性地开拓融资渠道,提高民间投资能力。无疑,如果这些政策能够达致预期目标,则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短期的巩固经济复苏的成果上。

  文章最后说,当前为人所关注的扶持中小企业、激活民间投资的这些政策,有的放矢,但关键在于落实。得不到有效落实的政策,再精致完美也是空中楼阁。非公“36条”曾让人们感叹不已,人们自然希望,此轮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发力,将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创造力,以创新和优化的供应,刺激需求,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